鐵馬金戈

第919章銘記(1/3)

    至1937年12月12日午後,南京保衛戰進入到最後階段。

    1937年12月12日,侵華日軍對中國首都南京的圍攻進入第三天。對於十萬中國守軍來說,最危急時刻已經來臨!

    上午10時許,城南要點雨花台失守;中午時分,中華門被突入。

    至此,中國軍隊的南京防線已呈動搖之勢……

    這天下午5時,中國守軍最高指揮官、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唐生智召集師以上將領開會。

    這個會開得很簡短,唐先是向眾人出示了一份電文,稱蔣介石已同意,當守軍在“情勢不能久守時,可相機撤退”。

    隨後,一份油印的突圍命令發到大家手中。

    根據這個命令的精神,守軍除衛戍司令部直屬部隊及三十六師外,其餘大部應從日軍正麵突圍而出。

    那些應該從正麵突圍的部隊中,有兩支來自廣東的隊伍:葉肇的六十六軍和鄧龍光的八十三軍。

    接到突圍命令後,兩位廣東將領交換了意見,一致決定:

    兩部統一由葉肇指揮,以六十六軍打頭陣、八十三軍隨後跟進,按一六零、一五九、一五七、一五六、一五四師(前三個師屬於六十六軍,後兩個師為八十三軍)的行進順序,由太平門出城,經湯山、句容向寧國方向突圍。

    對於所有參與了這一突圍行動的官兵來說,他們即將踏上的,是一條充滿著血與火的生死之路。可謂九死一生!

    當晚8時,除失去聯係的一五六師外,兩個軍的人馬均已集中到太平門。

    排除掉沙包、地雷等障礙物之後,大部隊湧出城門、沿紫金山北麓疾進。

    午夜時分,當突圍部隊進至岔路口時,開始遭到日軍阻擊。

    衝破敵人陣地之後,大隊人馬繼續向東前進。

    13日淩晨,突圍部隊經堯華門南下,在仙鶴門再度與日軍遭遇。

    在中國軍隊的奮勇攻擊下,日軍狼狽不堪,不僅第十六師團司令部發生“騷亂”,第三師團之第三騎兵聯隊還遭到了自上海登陸以來的最高傷亡。

    淩晨5時,廣東部隊在湯山遭到四五千日軍攜飛機、大炮和坦克的聯合圍攻。

    生死關頭,各部依托山頭頑強抵抗,並最終殺出一條血路。

    當天下午4時,突圍部隊在方衝再遭日軍攔截。由於傷亡過大,突圍部隊逐漸失去控製,被截成數段,各自為戰。

    盡管如此,當夜幕降臨之後,還是有數以千計的突圍官兵陸續抵達句容境內的九華山。

    此地雖處日軍後方,但敵情並不嚴重。至此,突圍部隊終於闖過了鬼門關!

    廣東部隊突出重圍實屬不易!殘酷的戰鬥中,包括一五九師副師長羅策群、一六零師參謀長司徒非和一五四師參謀長在內的無數將士長眠在突圍路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