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14章南京突圍③(1/4)

    幾百名廣東婦女,在得知從南京突圍的粵軍已經回到湖南後,長途跋涉趕到攸縣、安仁尋找自己的丈夫。

    令人悲痛的是,來尋找丈夫的那些婦女,大多數都成了寡婦。

    她們的丈夫大部分是在上海戰場或在南京突圍中戰死或失蹤,生死不明的也有相當一部份。

    能尋找到丈夫的婦女,自然是歡天喜地、手舞足蹈……隻是可憐那些打探到自己丈夫已死去的女人,她們哭得昏天昏地、肝腸寸斷……

    1937年12月12日,在日軍重重包圍、麵臨陷城的時刻,唐生智最終決定棄城。他之前采取的破釜沉舟的措施,開始帶來嚴重的惡果。

    方圓幾十裏的南京城,已被日軍圍得水泄不通,到處都埋伏著日軍交叉的火力網,炮火貫穿全城。

    隻有南京城北沒有日軍,可卻有一條洶湧的大江斷絕了退路,沒有橋梁、沒有船隻,又是寒風刺骨的冬天……這仍然是一條絕路。

    從正麵突圍吧,已經打得殘破不堪的國軍,很難衝出日軍強大的火力封鎖線。

    因此,接到和沒有接到撤退命令的十幾萬國軍部隊,在炮火紛飛、兵荒馬亂的夜晚,都本能地湧向了暫時還沒有被日軍封鎖的挹江門和下關碼頭那個狹小的地帶。

    唐生智在南京保衛戰開始時,就命令宋希濂的36師,控製南京城北通向下關碼頭的挹江門,任何官兵沒有唐生智的命令,都不允許通過挹江門,有不服從命令的,一律格殺勿論。

    現在,唐生智沒有組織船隻、安排部隊撤退,自己坐上小火輪率先撤了,卻沒有通知宋希濂的36師開閘放行,導致36師與要撤退出城的部隊發生武裝火拚,造成了無謂的自相殘殺。

    挹江門擠滿從四麵八方擁來的部隊:成建製的和潰不成軍的,有長官帶領和無人指揮的,持有命令和沒有命令的,總之每個人都拚命往前趕,都迫不及待地想搶在別人前麵通過城門去趕渡船。

    如果人人都想走近路,那條路就成了離希望最遠的路。市民越聚越多,哭聲和喊聲連成一片。

    在挹江門一時無法洞開之際,包括83軍156師師長李江在內的不少人,都選擇了攀緣城牆,結繩而下。

    當時大約有4萬多軍人和幾萬難民,全部聚集在挹江門內,但隻有一個7、8米寬的城門。

    因為人多城門窄,鬼子又打來了,日軍的大炮,已經打到了挹江門附近,一顆炮彈落在人群中,就炸死了很多人。

    人們都急著逃命,擁擠到人貼人的地步。如果有人跌倒,肯定會被踩死。

    在這些擁擠的人群中,有一個被擠倒在門邊的傷兵急紅了眼,他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轟隆”一聲,城門洞內立刻血肉橫飛。

    因為江邊沒有渡船,大家都爭相尋找過江的物件,導致大多數部隊無法集中。

    在被日軍重重包圍、失去組織能力,又沒退路的情況下,有許多官兵脫下軍裝,換上便裝,以難民的身份躲到了南京城的各個角落中。

    這樣,也就和成千上萬的真正的難民混雜在一起了,而另外的一部份官兵,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集體做了日軍的俘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