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13章南京突圍②(1/2)

    大家都知道抗戰中的南京保衛戰,是一場非常慘烈的戰役,守城的十多萬國軍官兵放下武器後慘遭日寇屠戮。

    卻鮮有人知道,守城部隊中的兩支廣東部隊,在南京城陷落前,奮勇從正麵突圍,先後在仙鶴門、湯山等地與日軍展開激戰,最終成功突出日軍重圍。

    民國26年(1937年)八一三淞滬會戰爆發後,廣東粵軍66軍、83軍先後增援上海,在上海戰場與日軍血戰3個月;上海失守後,粵軍奉命退至南京郊區組織防禦。

    兩支粵軍最先在句容觸敵,經過一番激戰後,退入南京城,開始城防戰鬥。

    1937年12月12日,南京城處於三麵被圍的危急情勢,守城司令唐生智下令突圍撤退。

    原本按照當時南京衛戍司令部擬訂的撤退計劃,是除了36師、憲兵部隊及直屬諸隊依次渡江撤退外,其餘部隊向南京城外正麵突圍,然後向浙皖贛轉移。

    隻是唐生智萬萬沒有想到,此時此刻,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認真按照他的要求去做了。

    大家本能地認為,城外到處是鬼子,出城豈不是自投羅網!結果是,大部分部隊都不執行唐生智的出城突圍命令,而是隨著老百姓一齊湧向下關碼頭。

    依照衛戍司令部計劃,粵軍83軍應在掩護其他部隊撤退後,再於13日晨突圍。但是83軍軍長鄧龍光看到大部分部隊都湧向了下關,根本無法進行掩護任務。

    於是他跟66軍軍長葉肇商量後,決定66軍和83軍一起行動,從正麵突圍出去,免得被日軍包圍全殲。

    整個突圍戰以葉肇第66軍(轄159師、160師、新157師)作為先鋒,鄧龍光第83軍(轄154師、欠156師①)作為後衛,從太平門強行突圍。

    此戰,突圍部隊中僅將級軍官就陣亡了三名,分別是第66軍第159師少將代師長羅策群、第66軍第160師少將參謀長司徒非、第83軍第156師少將參謀長姚中英。

    其中,羅策群師長是在突破日軍戰線時率先衝鋒戰死的,衝鋒時對部下高呼:「跟我來,幾大就幾大,唔好做衰仔呀!」(粵語,意思是:死就死,不要丟臉!)鼓舞了廣東撤退部隊的士氣。

    很多士兵重複他的口號,高喊著「幾大就幾大,唔好做衰仔呀!」衝向日軍陣地。

    粵軍66軍、83軍在軍長葉肇、鄧龍光的指揮下,頑強廝殺,突破日軍的層層包圍。

    突圍過程中,兩個軍被打散,部隊各自為戰,付出重大損失後分頭突圍成功,成為南京保衛戰中少數幸存的部隊。

    第66軍軍長葉肇在突圍混戰中,與部隊失散,隻好與參謀長黃植南喬裝成難民,一路狂奔。

    後被日軍俘虜,做了挑夫。麵對被俘的奇恥大辱,葉肇誓言,一定要讓日寇血債血還!

    民國27年(1938年)萬家嶺戰役,葉肇與廣東老鄉薛嶽並肩作戰,全殲日軍106師團,打出了振奮人心的「萬家嶺大捷」!

    卻說封天宇奉軍長葉肇之命,前往長江邊挹江門外的下關渡口去聯係過渡事宜。

    他知道時間緊迫,部隊還在等待他的結果決定突圍事宜呢!

    所以他施展輕功,快速向挹江門外走去。

    可是到了挹江門,卻發現有許多支部隊正往挹江門外擠,而把守城門的三十六師卻因未接到撤退命令,堅決不讓那些部隊過去。

    於是,挹江門前人員擁擠,一片混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