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905章“不能讓敵人恣意妄為!”(1/3)

    彭林生的教導旅在劉家行血戰中損失殆盡,結果在向南京轉進的過程中被軍長葉肇取消了部隊番號,餘部並入160師。

    葉肇此舉並不是貶低教導旅和彭林生,而是為了戰鬥的需要。這從兩個方麵可以看出來。

    一、葉肇提拔了彭林生,讓他當160師的副師長。

    二、他將教導旅的餘部並入160師,卻沒有拆散開來,而是另外組成一個團一一九五八團,並仍由上官若雲當團長。

    葉肇不止在一個場合說過這樣的話:“沒有教導旅提前趕到防線,就沒有我們66軍和83軍的長達十幾天的阻擊戰;沒有教導旅的浴血拚殺換取了寶貴的時間,就沒有我們粵軍抗戰的光榮曆史。”

    大撤退開始後,粵軍在蘇州、錫澄、江陰、湯山等線與敵作過短時阻擊戰鬥。但即使在這些短暫戰鬥中,九五八團也打得有聲有色。

    這一天,66軍接到統帥部的命令,率部馳援常熟城。

    當時常熟城是由中央軍第五十八師駐守。五十八師也是參加淞滬之戰的主力部隊之一,打過很多硬仗、惡仗,損失慘重。

    特別是該師吳繼光副師長在11月11日與日軍的拚殺中中彈壯烈犧牲,五十八師147旅傷亡殆盡(吳兼任147旅旅長)。

    大撤退開始後,五十八師奉命擔任掩護任務。他們一路掩護友軍撤退,自己卻多次陷入日軍重圍。

    他們兵陷常熟城,就是出於此種情況。

    其實,六十六軍曾經一度與五十八師在寶山並肩戰鬥過。當六十六軍和八十三軍在劉家行浴血苦戰的時候,五十八師也曾向寶山方向增援。

    更巧的是,五十八師也和六十六軍一樣,經鎮江到南翔然後抵達淞滬戰場。隻不過五十八師八月就南下,六十六軍九月中旬才東進。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拉開了中國人民八年抗戰的序幕。

    當時五十八師駐軍漢口,負責監視租界日軍動態,每日以日租界為目標,進行戰鬥演練,以壯國人軍威。時時激勵官兵同仇敵愾,誓死殺敵報國。

    抗戰剛剛爆發,五十八師就主動上書軍事當局,為國請纓,誓死殺敵。

    8月2日五十八師副師長吳繼光奉命率部北上,在石家莊與二十九軍宋哲元部會師。剛投入戰鬥與日寇接火時,忽然接到軍部命令,要求部隊火速開往上海。

    於是吳繼光當即率五十八師轉頭南下。

    1937年8月13日,著名的淞滬抗戰打響。第五十八師日夜兼程,乘火車抵浦口,渡江後行軍至鎮江,再上火車,於8月15日抵達上海南翔車站。

    此時陳誠的十五集團軍已奉命進入上海市區,立即參戰,攻擊閘北、虹口機場、楊樹浦等戰略要地。

    五十八師一到上海即歸十五集團軍總司令陳誠指揮,先布陣於新市區馬玉山路,向竄入公大沙廠之敵進攻,隨後調往寶山――月浦一線作戰。

    守衛寶山的是吳繼光曾經服役過的九十八師,著名的姚子青烈士是吳繼光任該師二九二旅旅長時的部下,曾受到吳繼光的良好影響和嚴格訓練。

    8月31日,時任九十八師二九四旅五八三團第三營營長姚子青在守衛寶山縣城戰役中,指揮一營官兵,孤軍堅守陣地,奮力抵抗,與武裝到牙齒的日寇頑強奮戰七天七夜,全營將士血戰到底,誓死抵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