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81章淞滬會戰③(1/3)

    淞滬會戰在曆史上是中國和日本之間第一次這樣呈現出的巨大規模的會戰,可以說這次淞滬會戰是中日的所有戰爭之中,規模和戰鬥都是最大的一次戰爭。

    淞滬會戰,蔣介石的意圖是想要改變日軍侵略的動向,原來是呈現出由北向南的這種方向,蔣介石的意思是幹擾之後讓日軍的方向改為由東向西。

    這樣改變之後可以說對以後長期作戰時是非常有益處的。於是懷著這樣的目的蔣介石開始了一係列的規劃,最後決定在上海發動主動的出擊,希望在給日軍打個措手不及的情況下,能夠將自己的目標完成。

    同時淞滬會戰雙方動用的兵力都是非常巨大的,總共加起來幾乎達到了八十萬,這個數據可是在之前完全沒有達到過的。

    而且這一場戰爭所持續的時間也是相當長的,三個月的時間讓這種戰爭成了一場特殊的拉鋸戰。

    在淞滬會戰中,日軍幾乎投入了二十多萬的兵力,最後統計之後得到的結論是死傷了四萬多人。

    更可怕的是中國方麵投入的兵力和死傷人數的統計,最後統計出來八十萬人的死傷人數居然達到了三十萬,可見在淞滬會戰中中國的損失有多大。

    不過盡管中國在淞滬會戰中犧牲太大,其意義卻也顯而易見!

    在淞滬會戰中,中國人民牢牢的凝聚在一起,做出了無比英勇的抵抗。在這樣一場重大戰役中,中國軍民沒有後退半步,反而全部發揮了自己最大的能力,就算犧牲了也絕不後悔。

    盡管最後戰爭因為一些客觀原因失敗了,但是淞滬會戰的意義還是重大的。那麽淞滬會戰的意義是什麽呢?

    其實淞滬會戰的意義可以分為以下幾點。

    首先淞滬會戰的意義在於中國軍民團結的能力。中國過去有過“一盤散沙”的說法,也被形容成“東亞病夫”。

    但是淞滬之戰卻沉重地打擊了侵略者的囂張氣焰。打破了原本日本人迅速占領中國的計劃。

    在這場戰爭中盡管讓中國損失了巨大的人數,也給中國帶來難以磨滅的災難,但是淞滬會戰的意義還是讓日本完全打亂了之前的計劃。

    其次在淞滬會戰中發揮的意義在於讓整個中華大地上的人們全部團結起來,形成了全民抗戰的基礎。

    盡管祖國的裝備落後,可是對待侵略而來的日本軍隊,中國軍隊依舊堅持了三個月這麽久的時間,這對於鼓舞中國士氣十分的重要。

    而且淞滬會戰讓中國也看到了自己作戰缺點,這一點對於後來的戰爭和長時期的作戰是十分重要的。

    而淞滬戰爭意義的第三點,則是中國在一個新的舞台上開啟了一個全新的戰場,並且也讓世界上更多的人看到了中華兒女們的決心和形象。

    這一點在之後世界大戰中與中國的表現十分的吻合,不僅降低了侵略者國家的地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中國的知名度。

    淞滬會戰很多人都認為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中國武器和軍隊不如日軍精良先進,但是淞滬會戰真相真的就是這樣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