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81章淞滬會戰③(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其實這樣說是失敗的原因並不算錯,隻是在這其中還隱藏著更加深刻的原因,這種深刻的原因到底是什麽呢?

    其實淞滬會戰深層原因源於一切都從政治方麵出發。當時戰爭原本的目的已經達到,陳誠等人也下令讓軍隊從上海撤離出來,但是蔣介石卻並沒有完全的聽從,反而是繼續在戰場上與敵軍糾纏。

    蔣介石的目的才是淞滬會戰真正的深層原因。當時本來是打算在中國的戰場把日軍完全拖垮,畢竟日軍戰線才長,而中國軍隊完全不用考慮這個。

    但是其實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卻難。因為在戰場上實際操作起來是十分困難的,尤其日本國力要高出中國很多,這樣一來現實和戰略上就有了很大的缺陷。

    而淞滬會戰蔣介石的想法是可以吸引到強大的支援,這個支援就是國際上的了。當時雖然中國外交部已經開始約束日本,但是根本就起不到作用。

    蔣介石十分的需要強大而有利的外國支援,就算是得不到,那麽最起碼也要讓日本的經濟受製於國際。

    隻有這樣中國才可以少麵對很多的困難。

    所以蔣介石才推遲了撤退的命令,希望在拖延的時間內得到國際上的支持。

    淞滬會戰深層原因有政治因素同時也有現實因素。

    當時在淞滬的工業十分重要,戰爭對道路和航線都造成了程度不同的毀壞,所以拖延時間也是為了這些貨品可以順利的運走。

    淞滬會戰期間,在虹口集結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日本8月15日編組上海派遣軍的時候,隻有第三師團和第十一師團。

    9月11日增加第9、13、101共3個師團另2個重炮旅團等部隊,這時上海日軍共有13萬人(同期華北日軍有5個師團15萬人)。

    10月20日,華北平原戰事基本結束,華北日軍以一個師團繼續南下,3個師團為主力攻入山西山地。

    除維持治安外把多餘的1個師團投入上海戰場,11月4日在金山衛登陸,次時上海日本陸軍總兵力為8個師團又2個支隊,一個混編陸戰隊共20萬人。

    其中隸屬上海派遣軍的為第三、第九、第十一、第十三、第十六、第一零一師團等6個師團;隸屬於第十軍的有第六、第十八、第一一四師團等共3個師團。

    另有從華北的第五師團分遣出來的國崎支隊和原屬台灣守備隊的重藤支隊。已經超過部署在華北的日軍5個師團,成為對華作戰的主戰場。

    海軍部隊參戰的有第三艦隊和第四艦隊,艦艇30餘艘,其中航母4艘。第三艦隊旗艦“出雲號”、第八戰隊(鬼怒號、由良號、名取號)、第2驅逐隊、第21驅逐隊、第一水雷戰隊(川內號、第9驅逐隊)、第1警戒隊(八重山號、堅田號、保津號、二見號、栂號)第2警戒隊(勢多號、熱海號、比良號、鳥羽號、蓮號、栗號)。

    參加淞滬會戰作戰飛機約390架,其中陸航210架,海航180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