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61章一切為了抗戰的勝利①(1/2)

    8月25日,中革軍委總政治部作出《關於新階段的部隊政治工作的決定》。

    為繼承和發揚中國工農紅軍政治工作的優良傳統,加強抗日階段部隊的政治工作,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於8月1日作出《關於新階段的部隊政治工作的決定》。

    《決定》闡述了抗日新階段部隊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並著重對新階段部隊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務作了如下規定:(一)一切工作為著積蓄與加強抗戰的力量,保證抗戰的勝利;

    (二)保證黨對部隊的絕對領導,保持紅軍的光榮傳統,鞏固和提高部隊的戰鬥力;

    (三)提高部隊的軍事技術與戰術和指戰員的政治、文化水平,迅速走上正規化的道路,並造就大批新幹部,使之適應於對日作戰的需要。

    《決定》重申了政治機關應保持其為黨的工作機關的特點,要健全與加強其在部隊中的組織與作用。

    《決定》還對健全政治工作製度、選擇幹部的標準、政治教育的方針與方法等作了具體規定。

    8月29日中央軍委前方分會成立。

    8月29日,中共中央書記處決定,中央軍委設立前方分會(後改稱華北軍分會),由朱德、彭德懷、任弼時、張浩、林彪、聶榮臻、賀龍、劉伯承、關向應9人組成,朱德任書記,彭德懷任副書記。

    前方分會受中央軍委統轄。同時,在八路軍各師成立軍政委員會。

    第115師軍政委員會由林彪、聶榮臻、羅榮桓、周昆、肖華5人組成,林彪任書記。

    第120師軍政委員會由賀龍、關向應、肖克、甘泗淇、王震5人組成,賀龍任書記。

    第129師軍政委員會由劉伯承、張浩、徐向前、陳賡、王宏坤5人組成,劉伯承任書記。

    各師軍政委員會受中央軍委前方分會統轄。

    8月下旬,在中共中央洛川會議上通過和公布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其內容是:(一)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二)全國軍事總動員;

    (三)全國人民的總動員;

    (四)改革政治機構;

    (五)抗日的外交政策;

    (六)實行戰時的財政經濟政策;

    (七)改良人民生活;

    (八)實行抗日的教育政策;

    (九)肅清漢奸賣國賊親日派,鞏固後方;

    (十)實行抗日的民族團結。

    9月2日朱德、彭德懷致電八路軍所屬各師。

    9月2日,八路軍總指揮朱德、副總指揮彭德懷,就八路軍的作戰指導思想與具體布置致電各師。

    電文指出,敵在華北作戰計劃是:第一步占領平津、南口、張家口;第二步占領滄州、保定、淶源、大同;第三步進占德州、石家莊、太原、歸綏。

    但敵現有兵力疲勞,進入山區後部隊供應困難,重炮、坦克均不能發揮作用。

    在此形勢下,八路軍為堅持華北局麵,盡可能保障山西持久戰,爭取民主政治的實現。

    為此八路軍各方麵須起積極模範作用:(一)以機動靈活的襲擊戰術,求得消滅敵人之小部,興奮友軍,轉變其呆板死守的戰術,造成持久勝利的發展局麵;

    (二)模範地遵守紀律,積極發動群眾,組織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