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59章八路軍第120師(1/3)

    8月25日,中國工農紅軍第2方麵軍和西北紅軍第27、第28軍等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0師。

    師長賀龍,副師長肖克,參謀長周士弟,政訓處主任關向應,副主任甘泗淇。

    第120師轄第358、第359旅和教導團、騎兵營、工兵營、炮兵營、輜重營、特務營。全師共1.4萬人。

    第358旅:旅長張宗遜(原為盧冬生,未到職),副旅長李井泉,參謀長姚喆。

    下轄第715團、第716團。第715團(由紅軍第4師編成):團長王尚榮,副團長頓星雲;第716團(由紅軍第6師和第28軍合編成):團長宋時輪,副團長廖漢生。

    第359旅:旅長陳伯鈞,副旅長王震,參謀長李子奇。

    下轄第717團、第718團。第717團(由紅6軍團編成):團長劉轉連,副團長陳宗堯;第718團(由紅軍第94師編成):團長文年生,副團長賀慶積(後第718團和部分直屬營由陳伯鈞率領留守陝甘寧邊區,歸八路軍總留守處建製)。

    教導團(由紅軍第96師編成):團長彭紹輝,副團長蘇啟勝。

    10月,中共中央決定恢複政治委員製度和政治部名稱,關向應任師政治委員,李井泉和王震分任第358旅和第359旅政治委員。

    9月3日,第120師奉命從陝西富平縣出發,東渡黃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

    9月下旬,第120師師部率第358旅挺進到晉西北地區,第359旅挺進到五台、平山地區,發動群眾,開展敵後遊擊戰爭,創建抗日根據地。

    9月底,第120師以第716團第2營為基礎組成雁北支隊,在雁門關以北同蒲鐵路以西的敵占區開展遊擊戰爭,襲擊了井坪、平魯、逼近大同。

    在忻口戰役中,第120師配合國民黨作戰,先後取得了雁門關、王董堡等戰鬥的勝利。

    1938年1月,第120師進行整編,將由地方遊擊隊發展起來的獨立團,分別編為第358旅第714團和第359旅第718團、第719團。全師壯大到2.5萬餘人。

    2月下旬,第120師主力在遊擊隊和晉綏騎兵軍及人民群眾的配合下,經40天作戰,收複了苛嵐、五寨等7座縣城,殲滅日偽1500餘人,粉碎了日偽軍1萬餘人對晉西北抗日根據地的首次圍攻。

    5月,第120師雁北支隊與晉察冀軍區的鄧華支隊合編為八路軍第4縱隊,挺進冀東地區。

    同時,第359旅挺進恒山地區開展抗日鬥爭。

    8月,第715團等部編成大青山支隊,大青山支隊在塞外與當地蒙漢人民遊擊隊協同,開辟了大青山抗日遊擊根據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