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55章艱難曲折的談判③(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盡管如此,中共中央仍把民族的利益置於至高無上的地位,表示:

    “願在蔣指揮下努力抗戰,紅軍主力準備隨時出動抗日,已令各軍十天內準備完畢,待令出動,同意擔任平綏國防。”

    可是,蔣介石卻重新提出紅軍改編後,“各師須直隸行營,政治機關隻管聯絡”,再也不提3個師以上的政治機關可以代行指揮權了。

    這種態度當然是周恩來難以接受的。

    第二天,周恩來致函蔣介石:“華北炮火正濃,國內問題更應迅速解決,其急者為蘇區改製與紅軍改編之具體實施。”

    同時明確指出,蔣介石的意見和態度與上次廬山談判,“出入甚大,不僅事難做通”,而且,“恐礙此後各事之進行”。

    談判又成僵持局麵,中共中央考慮到全民抗戰形勢的來之不易,仍是顧全大局,求同存異。

    毛主席、張聞天來電指示:“為大局計,可承認平時指揮人事等之政治處製度,請要求設正副主任,朱正彭副。但戰時不能不設指揮部,以資統帥。”

    周恩來根據這一精神,就談判的問題草擬出12條意見,通過宋美齡轉交給蔣介石。

    這些意見的內容歸納起來就是:

    國民黨中央公開表明讚同《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各報刊可公開發表;迅速發表陝甘寧政府名義,從張繼、宋子文、於右任3人中擇1人擔任正職,由林伯渠任副職,其範圍包括現在所轄18縣,其疆界請國民政府行政院和邊區政府劃定;國共雙方派人分赴鄂豫皖、閩浙贛、閩粵贛、湘鄂贛等地聯絡與傳達國共合作方針,對南方紅軍遊擊隊實行改編;允許中共在延安出版的《解放》周刊在全國發行;紅軍改編的具體意見。

    但是,蔣介石對周恩來的12條意見,沒有任何回應的表示,還是堅持紅軍改編後不設統一的軍事指揮機關,3個師的管理直屬行營;3個師的參謀長由南京派遣;政治主任隻能轉達人事、指揮的安排,可以周恩來為主任、毛澤東為副主任。

    事實上,如果按照蔣介石的如意算盤,紅軍改編後沒有統一的軍事指揮機關,一切聽命於蔣的“行營”,那麽不要多長時間,改編後的紅軍就會發生質的變化,再也不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隊伍了。

    如此心懷叵測,周恩來當即嚴正表示:蔣對紅軍改編後的指揮與人事的意見,我黨絕不能接受。

    談判再次陷入僵局,周恩來等離開廬山到達上海。

    7月20日,毛主席、張聞天致電周恩來、博古、林伯渠:“日軍進攻之勢已成,抗戰有實現之可能。”

    “我們決采取蔣不讓步,不再與談之方針。”要求周恩來和林伯渠暫留上海,以觀察形勢的發展變化,等待重開談判。

    隨著華北局勢日益危急,全民抗戰已成山雨欲來之勢。周恩來在上海注意到形勢的發展,致電毛主席、張聞天,建議紅軍改編的工作應先行開展。

    他在電文中說,不管形勢如何變化,須“立即自行改編3個方麵軍、6個單位的統一組織,每個方麵軍編足1萬5千人,獨立軍、師都編入,加強幹部,使各方麵軍都能獨立工作”。

    27日,他們到達西安,當日在與蔣鼎文會談時,即得到蔣介石的口信:紅軍迅速改編,出動抗日。

    針對蔣介石的催促,周恩來讓蔣鼎文轉告蔣介石:紅軍同意改編,同意開拔,但是國民黨應立即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