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809章有朋自遠方來(1/2)

    陳濟棠聽了白崇禧對視察情況的分析,非常信服。

    他采納了白崇禧的良策,加強粵北的部署,將陳漢光的警衛旅、李漢魂的獨立第三師、張達的第二軍一部,先後布於粵漢線兩側,以備不測。

    1934年仲夏,紅軍出動了一支部隊,由贛南進入藍山、嘉禾一帶,對地形進行偵察。

    這時,陳濟棠的直屬部隊——駐廣州近郊江村、高塘的警衛旅第二團,奉命緊急移防連縣,作防堵紅軍入粵的部署。

    談團第一營開往東陂布防,監視藍山方向;第二營開往星子布防,監視臨武、嘉禾方向;團部直屬隊和第三營則駐連縣城,作固守城防的部署。

    在連縣駐防了兩個多月,警衛旅第二團於9月初奉命移至翁源,全團駐在通往江西全南的壩仔,其任務是防堵紅軍入粵。

    具體要求是,由壩仔到江西全南邊境的二三十公裏的公路,沿路縱深構築散兵壕,並擇要加築機槍掩體。

    那時,警衛旅第二團的指揮是少將副旅長兼第二團團長黃國梁。

    據第二團少校政訓員黃若天回憶,有一天,黃國梁團長感慨地對他說:“我與葉劍英在雲南講武堂同學幾年,千萬不要碰頭打仗,兵戎相見。”

    黃國梁與葉劍英昔日在雲南講武堂同窗,畢業後在孫中山領導的粵軍服務。

    葉劍英先後任海軍陸戰隊營長、第八旅參謀長。北伐後期,葉劍英任新編第二師師長,黃國梁任顧祝同部第三師師長。

    蔣介石懷疑黃與白崇禧暗通,黃被撤職遠走南洋。回國後,黃投效陳濟棠,常常流露出對蔣介石的不滿以及不願與紅軍作戰的情緒。

    部下厭戰、消極的情緒,陳濟棠也早有耳聞,隻是礙於敷衍蔣介石和保境,陳濟棠也象征性地對紅軍發起一些微不足道的攻擊。

    但此時,陳濟棠對士兵情緒低落再也不能熟視無睹了。

    陳濟棠在加強粵北布防的同時,為了保存實力,避免和紅軍作戰,通過部下找到了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在廣州做生意的內弟,要他擔任同紅軍秘密聯係的媒介,企望同紅軍和談。

    秘密聯係溝通後,陳濟棠向瑞金派出了一個信使。

    1934年9月下旬,陳濟棠給周恩來寫了一封親筆密函,派了一位信使前往瑞金。

    何長工稱這位信使為徐參謀,朱德稱這位信使為李君。究竟姓徐還是姓李,是同一個人一次到蘇區,還是兩個人二度到蘇區,至今仍是個謎。

    9月下旬的一天,蘇區中央軍委周恩來、朱德駐地——瑞金梅坑田心鄉岩背村來了一個陌生人。

    他從頭到腳一副商人模樣:質地考究的長衫,別致的禮帽,鋥亮的皮鞋。來人不與任何參謀、幹事打招呼,便在紅軍保衛局局長李克農的陪同下,徑直進了周恩來的房子。

    不一會兒,李克農從屋裏出來,傳達周恩來的命令:沒有緊急情況,任何人不得入內。

    軍委總部,原本就是個森嚴神秘之地,今天,這位神秘客人的到來更增添了這個“禁區”的神秘色彩。

    “周主任。”來人—聲稱呼,打斷了周恩來的沉思。

    “周主任”是黃埔軍校學生對周恩來的尊稱。周恩來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而來使是當年黃埔的學生。

    “辛苦了,請坐!”周恩來握著使者的手,非常客氣。

    使者撩起長衫,從內衣裏掏出陳濟棠一封密函,雙手呈給周恩來。

    陳濟棠密函的主要內容是:“我對貴黨共同抗日的主張,表示讚同。為了協調雙方關係,我決定派參謀長楊幼敏,師長黃旭初、黃質文3人為談判代表團,建議你方最好派粵贛省軍區司令員何長工為總代表,進行秘密談判。現派信使前來商定談判地點及其他有關事項。”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