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787章東北軍(2/4)

    接著又將109師劃歸第一戰區劉峙指揮。49軍的一個整師就這樣被剝離。

    1939年大批日軍猛攻南昌,劉多荃率部守禦鬆山、萬家埠一線。

    由於修水作戰失利,又被蔣介石借題發揮,揪住不放,對49軍大加撻伐。

    劉多荃由中將軍長降為上校軍長;105師師長王鐵漢撤職留任,責令戴罪立功;副軍長高鵬雲、參謀長秦靖宇相繼調離,另派中央嫡係林耀堂和淩振倉分別繼任。

    誰能料到,東北軍整整一個第49軍就此名存實亡了。

    1941年12月,王鐵漢升任第49軍軍長。

    1947年9月,第49軍被調往東北參加內戰,後來在遼沈戰役中被人民解放軍全殲。王鐵漢在大陸解放前逃往台灣。

    第49軍前軍長劉多荃則留在大陸,全國解放後曾任政務院參事室參事和全國政協委員。

    第51軍:1937年8月,第51軍被調往山東,負責海防守備,於學忠任第3集團軍副司令兼第51軍軍長。

    1938年1月於學忠升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不久又改任第5集團軍總司令。

    1938年1月,日軍調遣16個師團共計23萬兵力,沿津浦鐵路一南一北,分兩路夾擊戰略重地徐州。

    於學忠以51軍兩個師的兵力約2.5萬人,死守蚌埠,血戰臨淮關,頂住了日軍3個師團共計4萬人的瘋狂進攻。

    在連續8天的防守中,51軍傷亡七千餘人,但他們守住了淮河,日軍的傷亡達九千人以上。

    淮河戰役後,於學忠率領疲勞之師增援台兒莊,任中央兵團副總指揮,在率部智取韓莊、爭奪賈家埠、血戰禹王山的戰鬥中再立戰功。

    l938年6月,51軍奉命參加武漢會戰,於學忠任第3兵團副總司令兼第5集團軍總司令,在大別山麓與日軍激戰。

    武漢失陷後,於學忠率部開往大別山打遊擊,襲擊敵人後方,並在金家寨一帶進行休整。

    1939年2月,於學忠被任命為魯蘇戰區總司令,指揮東北軍51軍、57軍到魯南山區打遊擊。

    此間他不再兼任51軍軍長職務,114師師長牟中珩升任軍長。

    解放戰爭時期,第51軍被改為整編第51師,周毓英任中將師長,駐守棗莊。

    1947年1月,周毓英率整編第51師師部向我華東野戰軍投降。

    第53軍:“七七”事變後,萬福麟任第1集團軍副總司令兼第53軍軍長,負責平漢線以北永定河及大清河一線的防守。

    在日本侵略軍的猛烈攻擊下,萬部損失慘重,被迫退出戰場,孤軍遊擊於太行山區。

    1939年2月,萬福麟重整部隊,參加了豫北、豫東的對日作戰。

    6月,武漢會戰開始,萬福麟任第26軍團軍團長兼第53軍軍長,負責防守德安、星子一線。

    9月,在鄂東南大冶、陽新一線抗擊來犯日軍,苦戰數日,敵人受到重創,其本部亦傷亡慘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