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714章變節在黎明前(1/2)

    紅十六師的慘痛失敗一一兩任師長犧牲,部隊遭到重創一一令全體指戰員陷入迷惘之中。

    恰在此時,蘇區中央局派交通員(封天宇)送來了關於遵義會議的文件。盡管這份文件距遵義會議召開已經過去了大半年時間。

    這時湘鄂贛省委才痛定思痛,開始逐步轉變鬥爭策略,將大部隊的正規作戰,改為開展廣泛的群眾性的遊擊鬥爭。

    這樣,經過一年左右時間,湘鄂贛的形勢有所恢複。

    “兩廣事變”發生後,1936年7月初,方步舟、劉玉堂率領遊擊隊從省委、省軍區駐地辜家洞出發,深入敵後作戰,取得了一定勝利。

    於是省委、省軍區於7月底決定再次複建紅16師。

    但是省委、省軍區思想意識明確,就是即使重建了紅16師,也不能按照過去的鬥爭方式與敵人打。

    所以,重建的16師沒設團的編製,隻轄3個營和1個偵察大隊,另有師部直屬的1個重機槍連和1個通信排。全師約700餘人。

    重建的紅16師由方步舟任師長,劉玉堂任政委,譚鳳鳴任參謀長,黃加高任政治部主任。

    經過幾個月的深入敵後作戰,紅16師釆用聲東擊西,遠程奔襲,和秘密設伏的辦法,先後擊潰敵人8個團,遊擊區再一次度過艱難的歲月。

    麥市突圍後的被動局麵得到了改變,以平瀏為中心的湘鄂贛邊遊擊區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紅16師和各地區獨立營、遊擊隊亦更加壯大。

    這年的十一月份,方步舟得知華林山有一支原紅16師的隊伍,由一個叫汪克明的領導,發展頗為可觀,遂準備前去接應歸隊。

    原來,1935年7月份,紅16師在龍門山被敵軍包圍,幾次突圍都沒有成功,損失慘重。

    湘鄂贛省委和軍區決定分數路繼續突圍。當時任湘鄂贛軍區司令員、紅16師師長的徐彥剛拉著汪克明的手說:

    “克明同誌,你可曾知道高安、奉新邊界有座華林山麽?那裏地形不錯,如果實在回不了黃金洞,也可以到那裏去打遊擊。”

    徐彥剛還給汪克明畫了一張地形圖。

    當時這個汪克明任八連連長。聽了師長的話,汪克明率領八連終於突出重圍,但隻剩下二三十人。

    汪克明帶領這二三十人堅持遊擊鬥爭,同時收容了紅16師失散的戰友四十多人,保持了一個連的建製。

    後來汪克明找到湘鄂贛東北軍分區,他的隊伍編為遊擊第3大隊,汪克明任政委。

    但是汪克明始終記住徐師長的話,想到華林山去打遊擊。

    1936年3月,汪克明率領遊擊第3大隊來到華林山,建立了根據地。

    有一次一個土豪給汪克明的部隊送來一擔銀元,汪克明一問,才知道這個土豪是準備將銀元送給另一支遊擊隊,錯送到汪克明的部隊。

    汪克明得知附近還有遊擊隊,喜出望外。他想盡辦法找到了他們,並說服把兩支部隊合起來。

    這樣,華林山遊擊隊發展到200多人。

    人有了,槍有了,接下來就要打開鬥爭局麵。他找了個商人,在南昌買了20套國民黨軍服和一支手槍。

    汪克明從部隊裏挑選了二十個年輕有功夫的戰士組成一支特務隊,他經常帶著這支特務隊化裝成國民黨軍去打土豪,籌到不少款,再由籌到的款買了不少槍。

    1936年夏,第3大隊編入紅16師獨立營,汪克明調任平修銅獨立營營長。年底,紅16師遭敵伏擊,損失很大,汪克明營打得剩下100餘人,他又將餘部帶回華林山。

    有一天,汪克明率部襲擊了敵人一個碉堡,守衛碉堡的敵軍班長告訴他西安發生了事變,國民黨和共產黨要再次合作了,你們還打我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