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98章紅二十八軍②(1/2)

    此時,高敬亭把他的誌向、心血和精力,完全凝聚在新成立的紅二十八軍上。

    他一麵千方百計繼續擴充兵員,籌備給養,積蓄力量;一麵抓緊時間進行思想整頓和軍事訓練。

    天上一顆流星,從西向東飛,像一道閃電劃破了天鵝絨般的夜幕。

    東方發白了,涼亭坳四周山峰、樹梢、屋頂在晨曦中露出麵容了。接著,朝霞像孔雀開屏一樣在東邊一綹群山之上展開了。

    昨夜雪下得越大,今朝天晴了雪後的太陽就越燦爛。

    1935年2月4日,正是農曆乙亥年大年初一,又是立春的節令。這天上午,雪後放晴,風靜雪止,碧空萬裏,涼亭坳成了一片銀色世界。

    汪胡氏宗祠大門早已打開。門上貼上了新對聯:斧頭劈開舊世界,鐮刀創造新乾坤。

    這時又值春節,紅旗、標語、會師的喜悅、建軍的歡慶,使涼亭坳這個風雪中的小山村,平添了春節歡樂的氣氛。

    涼亭坳這個僻靜而美麗的山村,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村莊山頭,紅旗獵獵,迎風招展。

    為加強警戒,哨位放得很遠,東至鶯嘴石,西到獅子頭,北至陳家嶺,南到竽擇尖。連坳頭東側那棵千年古楓上,也放上瞭望哨。

    一個紅軍戰士,身披白布單,端著槍,站在一棵大樹的杈上放著哨。

    上午九時左右,戰士們拿著武器排隊向紅二十八軍成立會場集中。

    會場是涼亭坳西側邊的山凹。滿山凹的翠竹有不少被大雪壓斷了,但更多的翠竹卻抖落積雪昂首挺立,顯得鬱鬱蔥蔥。

    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竹園山衝。今天這個山衝被賦予了時代的音符,它不僅是紅二十八軍重建地,它還是大別山三年遊擊戰爭革命曆史的舞台!

    紅二十八軍這個隊伍在皖西南的涼亭坳開始展開身軀,開始第一次深呼吸。各支部隊像模像樣,按照自己的節律伸縮展開。

    僅僅一夜,來自皖西北和鄂東北的兩支部隊,還有皖西北地方部隊,就編成班排連營團師軍級部隊。

    她們聽從司令部作戰參謀林維先的口令,動作快得像閃電,軍容嚴整地按照新番號站成二四四團、手槍團和特務營三個方陣。

    整個山窪,一千餘人排得非常整齊,好像徐向前紅四方麵軍、徐海東紅二十五軍隊伍中的老兵一樣,他們準備英勇地擊退任何敵人。

    上午十時左右,高敬亭向大家走來。在他的身後,跟著一個人。

    這個人十八九歲的年紀,中等身材,圓圓的臉,肩膀寬闊,身著灰布短襖,頭戴列寧帽,兩道劍眉下,一雙黑白分明的眼睛,閃爍著樂觀而又堅毅的光輝。

    他的臂膀和腿也很有力。渾身像有永遠使不不完的勁。好一個英俊的小夥子!

    這是紅二十八軍的二號人物,紅八十二師政委方永樂。

    軍部參謀林維先不禁朝方永樂多看了兩眼。但凡經過戰爭的人對具有相同經曆的人有一種天然的親切感。

    隻見方永樂向高敬亭點了點頭,矯健地跳上隊伍前一塊臨時搬來的大石塊上,向大家講話了:

    “同誌們!皖西北的紅二一八團和鄂東北獨立團會師,再加上皖西北的地方部隊,我們在大別山成立了新的紅二十八軍!“方永樂洪亮的聲音,伴著一股熱氣,衝出來蓋過了喧囂、雜亂的人聲,整個隊伍頓時安靜了下來。

    他那幽默的語言和那富於表情的手勢,磁石般地一下就把大家吸引住了。

    隻聽方永樂接著說:“這是一個不小的勝利啊!可是有些同誌看不見這個勝利。他們講,主力紅軍走了,我們這幾個人怎麽堅持?紅二十八軍的成立回答了這個問題。同誌們都知道,在紅四方麵軍走後,短短的時間內,鄂豫皖又誕生了紅二十五軍。現在紅二十五軍又走了,離開了鄂豫皖,但是黨沒有走,鄂豫皖省委沒有走,高敬亭政委沒有走,紅軍大部隊還會回來的。為了取得鄂豫皖鬥爭的勝利,省委決定重新建立紅二十八軍。現在,請二十八軍軍政委高敬亭同誌給我們做指示。“會場更加活躍了。在方永樂講話時,高敬亭不時地望著激動的指戰員們,他的目光裏跳著快樂的火花,流露出真切的情意,顯得莊嚴、崇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