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97章紅二十八軍①(1/3)

    封天宇和他的特遣隊在武漢下了火車,來到下關,早有組織上派人接著。

    有一個姓關的首長接見了封天宇。關首長主要向他介紹了鄂豫皖蘇區在紅二十五軍長征以後的局勢和目前紅二十八軍的情況。

    1935年2月3日,正是中國農曆乙亥年除夕。涼亭坳上空,鵝毛大雪下個不停,山上銀裝素裹,地上堆滿厚厚的積雪。

    天氣十分寒冷,戰士們衣服單薄,有的還是破衣爛衫,但全體指戰員依然精神抖擻,駐紮坳頭,秩序井然,對群眾秋毫無犯。

    聚在涼亭坳的紅軍戰士,吃了頓簡單的年夜飯,除了放哨的,都擠在火堆前取暖,或烘烤衣服。

    能說會道的人正在談天說地,擺古論今。

    下半夜,戰士們用各種各樣的姿勢睡在火堆邊……

    屋外,雪還在飄飄灑灑地落在大別山的土地上!

    火盆裏的炭火很旺,冒出半尺高的藍瑩瑩的火苗。

    一個重要的會議,正在汪胡氏宗祠正廳“祖宗昭穆之神位“下召開。

    沒有任何文字記錄,後人隻能從幸存下來的當事人的回憶中複原一些原貌。

    除夕之夜,高敬亭①在涼亭坳汪胡氏宗祠主持召開黨和部隊營以上的幹部會議,史稱“涼亭坳會議“。

    據各方回憶,可以初步確定參加會議的人員有:高敬亭、方永樂、羅成雲、熊大海、徐誠基、陳守信、徐賢才、徐德先、林維先、丁少卿、餘雄等。

    這座汪胡氏宗祠頗有些來曆。

    大別山的汪姓來自皖南徽州,源於姬周,受姓於魯,食祿平陽郡,為名門望族。

    三國建安年間,為避戰亂,汪姓先祖南渡至江南,居會稽,後遷居安徽歙縣新安。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先祖汪華占據皖贛六州,建號吳國,使境內民眾安享太平。

    後率眾歸唐。唐高祖嘉其忠貞大義,封其為越國公,賜歙州刺史,持節總管六州軍事。後賜諡號“忠烈王“,並蔭及子孫後世。

    明初移民江北大別山,四散開來。大別山涼亭坳這一支汪姓,為避災難,便把一子寄養在當地的胡姓山民家中。

    中國人有三代“還姓歸宗“的民俗,三代以後,還歸汪姓,但建汪氏宗祠時還保留胡字,可謂是有情有義。

    該祠建於清雍正年間,磚木結構,房屋六十一間,占地麵積一千五百六十平方米。

    此時,該祠見證了大別山紅二十八軍這支鋼鐵部隊的誕生。

    在這裏,高敬亭傳達了中共鄂豫皖省委的指示信,並分析了紅二十五軍離開後的形勢,研究了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的任務。

    高敬亭的開場白是簡樸的:

    “同誌們,紅二十五軍長征走了,鄂豫皖革命處於低落失敗之際,可是共產黨殺不完。大別山地方大,敵人空子多,政治形勢總在變化,社會總在向前走,誰也不能阻止住革命的存在與發展。敵人雖然力量比我們大,到處壓迫我們,但巴掌打跳蚤是容易落空的。我們照黨的主張自己多想辦法鬥爭,總有一天可搞個名堂出來。“會議沒有爭論,很快做出三項決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