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59章彭大將軍與紅三軍團②(1/2)

    王平回憶說:“整編時,從中央和紅一軍團調了一部分幹部到第二縱隊擔任領導工作,這部分幹部對紅三軍團的幹部戰士印象不好,看不起三軍團的同誌。“

    ”從哈達鋪到吳起鎮一千多裏的急行軍中,二縱隊一方麵要同尾追的敵人打仗,一方麵還要部隊不斷整頓紀律,弄得幹部情緒不高,部隊苦不堪言。”

    他的這一說法在彭德懷、黃克誠、張愛萍等人的回憶錄中得到了印證。

    都是紅一方麵軍中的幹部,兩支部隊已經在紅一方麵軍的大旗下共同戰鬥了5年,為什麽紅一軍團的幹部會對紅3軍團的幹部戰士印象不好而要求對他們進行紀律整頓呢?

    後來位列開國大將的黃克誠和位列上將的王平認為可能有3個方麵的原因:

    一是紅3軍團當時確實比較窘迫。

    據王平回憶:紅3軍團在過草地以前,由於去黑水迎接紅四方麵軍主力,戰線拉得很長,結果沒有獲得其他部隊那麽長的整訓和物資準備時間。

    過草地時擔任後衛,困難就更多一些。

    所以到哈達鋪的時候分外狼狽,人人衣衫襤褸,除了槍支彈藥外,就背著一個燒得黑黝黝的臉盆或喝水的缸子,像叫花子一樣。

    在哈達鋪休息時間太短,體力沒有得到應有的恢複,接著又長途行軍,掉隊人員增多,部隊情緒不是很高。

    二是紅1軍團幹部不習慣紅3軍團的作風。

    據黃克誠回憶:那時在紅軍出了草地之後,中央派紅1軍團的幾位領導幹部到紅3軍團工作。紅3軍團在彭德懷同誌的言傳身教下,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本色,尤其是在長征途中極端困難的條件下,上下一致,官兵平等,領導的夥食和士兵一樣,共同過著艱苦的生活。

    而從紅1軍團過來的領導幹部卻有時自顧改善夥食,讓紅3軍團的人看不慣。

    第三個原因是原紅1軍團的幹部對原紅3軍團幹部的不尊重。

    王平上將曾經講過這樣一件事:在哈達鋪整編以後,從原紅1軍團調到第2縱隊的團幹部在各大隊擔任副職或政治處主任、總支書記等。

    這樣安排是有用意的,是準備將來接替紅3軍團那些需要“重新武裝頭腦”的幹部的。

    11大隊政治處主任,就是從1軍團來的,大隊的許多事情,他不向王平報告就直接向縱隊匯報,有時還拿縱隊的指示來壓王平。

    他抓整頓紀律很積極,連長阮亭的連裏有兩個戰士開了小差,他就提出應該開大會批鬥阮亭,王平不同意,他就直接向縱隊領導匯報。

    縱隊領導打電話找王平,王平很生氣,在電話中講:“是政委領導主任,還是主任領導政委?要麽把我調走,要麽讓他當政委,我當主任,我服從他的領導,像現在這樣,這個政委我當不了。”

    縱隊司令員彭雪楓知道後對王平說:“你們還是開個會,把開小差的問題講講。”誰知在會上意見分歧,連長阮亭反倒被抓了起來。

    在戰爭年代,部隊中發生的上述情況,本來是屬於教育問題,有些還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從紅1軍團來的幹部卻把這類問題看得過於嚴重,認為這是對革命喪失信心的表現,政治保衛機關甚至提出來要在紅3軍團整頓紀律和審查幹部,對那些被認為問題嚴重的人要采取處死的辦法予以懲罰。

    整頓紀律和審查幹部等“左”的意見一提出來,遭到了紅3軍團幹部的強烈反對。

    黃克誠說:“某些幹部戰士表現得情緒不高,發牢騷,這與領導者平時教育不夠有關係,同時有些領導同誌脫離群眾,不能以身作則,對下麵有影響,不能夠完全責怪下邊的同誌。“”個別同誌偶爾違反群眾紀律,固然是不對的,但還是應以教育為主,不能采取處死的辦法來對待。我們剛剛走出草地,大家已經被拖得精疲力竭,目前的情況仍然十分困難,馬上進行整頓紀律和審查幹部的工作,是很不適宜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