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58章彭大將軍與紅三軍團①(1/3)

    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這首《六言詩·給彭德懷同誌》是毛主席在中央紅軍到達陝北蘇區之後的吳起鎮戰役後寫的。

    這場戰役也就是長征史上有名的“切尾巴“戰役!

    “彭大將軍”由此而名震華夏。

    彭大將軍創立於1930年6月的紅3軍團,在井岡山鬥爭時期和長征途中立下了卓越功勳。

    然而,這支雄師勁旅卻在長征後期神奇地消失了。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同期甚至比它成立更晚、功勳沒有它突出的那些軍團卻一直存在到抗戰紅軍改編為八路軍之前。

    彭德懷的紅3軍團哪裏去了?它為什麽會消失呢?

    根據1930年5月中旬和下旬中共中央先後在上海秘密召開的全國紅軍代表會議與全國蘇維埃區域代表大會的決定,各地紅軍分別集中組建正規軍團。

    1930年6月10日前後,中共紅5軍軍委在湖北大冶果城山的劉仁八村召開會議,決定以紅5軍為基礎,正式成立紅3軍團,彭德懷任總指揮,滕代遠任政治委員,鄧萍任參謀長,袁國平任政治部主任。

    紅三軍團下轄紅5軍、紅8軍兩個軍。

    1930年8月23日,紅3軍團在湖南瀏陽永和市同朱德、毛澤東率領的紅1軍團會師,組建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

    在毛澤東、彭德懷等人的領導下,紅3軍團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力量不斷壯大,取得了一係列輝煌勝利。

    後來由於王明“左”傾錯誤影響,紅3軍團被迫離開中央蘇區,開始了舉世聞名的戰略轉移。

    在此過程中,紅3軍團經曆了兩次大的整編,前一次起因與張國燾有關,後一次則是紅3軍團的創始人彭德懷自己提出來的。

    1935年,中共中央領導人和張國燾在兩河口召開了兩個方麵軍會合後的首次政治局會議,商討下一步行動問題。

    會上,張國燾對中央作出的決定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然而從兩河口回到紅四方麵軍後,就立即變卦,提出與中央決定完全相反的南下川康邊的主張。

    張國燾不僅反對中央的決定,還借口所謂“統一指揮”和“組織問題”沒有解決,拖延紅四方麵軍主力北上的時間。

    與此同時,他還策動和縱容其支持者向中共中央提出由他出任軍委主席,並給予“獨斷專行”的大權。

    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沒有同意張國燾的無理要求,但為了促進兩個方麵軍的團結,爭取張國燾早日改正錯誤,遂於1935年7月18日任命他為紅軍總政治委員。

    3天後,中革軍委作出了《關於一、四方麵軍組織番號及幹部任免的決定》,統一了紅軍的編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