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37章遊擊司令譚餘保①(1/3)

    主力紅軍長征後,整個湘贛省蘇區隻留下5個獨立團約3000餘人,裝備也很落後。

    國民黨當局趁主力紅軍撤退之機,糾集5個師的兵力,對湘贛蘇區構成包圍之勢,妄圖一口吞掉湘贛紅軍。

    陳洪時、譚餘保率部跳出重圍,進入安福縣境的武功山區。

    但是,敵人一直窮追不舍,采用“分進合擊”和“篦梳”戰術,對紅軍進行圍追堵截。

    1935年2月,彭輝明在武功山雙園坪戰鬥中犧牲。幾個月下來,部隊減員甚多,隻剩下800餘人,僅有的一部電台也已損壞,湘贛省與紅六軍團和黨中央失去了聯係。

    就在紅軍遊擊隊處處受挫的生死存亡關頭,省委書記陳洪時卻叛變投敵了。

    從湘南邊界回來的譚餘保聽到這個消息後驚呆了,半晌,才咬著牙根罵了一句:“娘那麽皮,真是可恥!”

    在這短短的時間裏,湘贛省的“三巨頭”就剩下譚餘保一個人了。

    在國民黨報紙“武功山共匪基本剿清”的叫囂聲中,譚餘保帶著身邊的幾個幹部戰士,跳出重圍,神不知鬼不覺進入蓮花縣的棋盤山區。

    他們分散行動,四處聯絡,尋找失散的同誌。

    幾經輾轉,很快就找到了獨立五團團長曾開福、茶攸蓮中心縣委書記吳金蓮、三團政委劉培善和蓮安萍中心縣委書記朱水生等100餘人。

    7月下旬,譚餘保在棋盤山絲瓜塘召開了有40餘人參加的湘贛省幹部緊急會議。

    會上批判了陳洪時等人叛變投敵的可恥行徑,分析了當前的鬥爭形勢,總結了經驗教訓,統一了思想認識。

    會議製定了“保存實力,穩步發展,以待時機”的戰略方針,並研究了行動方案和工作任務。

    麵對極其險惡的鬥爭局麵,譚餘保挺身而出,勇挑重任,擎起了湘贛邊革命鬥爭的大旗。

    在這次會上,撤銷了原湘贛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和省軍區,組成了以譚餘保為書記、曾開福為副書記,劉培善、段煥競、王用濟、譚湯池、顏福華為常委的湘贛臨時省委。

    同時還成立了湘贛軍政委員會遊擊司令部,譚餘保任主席,曾開福任司令員(曾開福叛變後,譚餘保兼司令)。

    棋盤山會議,是湘贛邊三年遊擊戰爭的轉折點。雖然整個遊擊隊隻剩200餘人,但通過開展反動搖、反叛變的鬥爭,革命信念更加堅定了,戰鬥力也更加強了。

    為了保存實力、穩步發展,譚餘保將原遊擊隊建製改編成3個大隊和1個教導隊,堅持以武功山為依托,相鄰地區為回旋餘地,采用隱蔽分散,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開展鬥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