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605章 搶渡大渡河②(1/2)

    中央紅軍渡過金沙江,一路北上,5月8日夜,包圍了四川南部的一個縣城--會理。

    5月12日,在會理郊外的鐵廠,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在一個草棚子下召開。

    會議進行了兩天,在重大軍事決策上,沒有出現任何爭論。

    會議確定了中央紅軍下一步的行動計劃:向北前進,穿過彝區,搶渡大渡河,實現與紅4方麵軍的會合。

    本來想攻下會理縣城,結果紅3軍團和幹部團用了很大的力氣,由於沒有攻城的大炮,再加上守軍劉元瑭的孤注一擲的瘋狂,紅軍沒有如願。

    5月15日,紅軍從會理出發了。

    緊接著要經過的縣城是德昌和西昌,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采用寫信的方式,告訴守敵不要與紅軍為敵,從而順利地占領了德昌,然後繞過西昌,到達了瀘沽縣城。

    這裏是一個岔路口,通往大渡河有兩條路:

    一條是大路,偏向東北,從越西到大樹堡,河對岸是富林,直通成都。

    另一條是小路,偏向西北,經冕寧,通過彝區,到達安順場,渡過大渡河後是雅安地區。

    5月20日,中央紅軍先遣隊到達瀘沽城。劉伯承和聶榮臻通過分析對比,統一了意見之後,立即給中革軍委起草電報,具體建議是:

    從瀘沽兵分兩路,主力部隊和中央縱隊秘密走小路,從安順場附近渡過大渡河。

    同時,派左權和劉亞樓帶領紅一軍團二師五團佯裝主力,繼續順著大路前進以迷惑敵人。

    由於和中革軍委聯係不上,時間不等人,劉伯承決定,先遣隊向冕寧前進。

    晚上,在中共冕寧地下黨員廖誌高和陳野萍的帶領下,劉伯承率領的先遣隊進了冕寧縣城。

    他們發現這裏居然沒有川軍把守。地下黨的同誌說,原先有,聽到紅軍要來,嚇得棄城跑了。

    劉伯承將先遣隊的司令部設在一所天主教堂。

    當劉伯承用嫻熟的法語向傳教士和修女們宣傳紅軍的宗教政策時,幾個傳教士和法國修女萬分驚訝!

    這位紅軍司令居然會說法語?

    後來他們才知道了,原來這位紅軍司令便是大名鼎鼎的川中名將,被人們稱為“軍神”的劉伯承。

    5月21日,中革軍委在接到劉、聶的電報的當天,向中央各軍團下達了向安順場前進的命令。

    具體要求:劉、聶率我先遣第一團續向托烏等地前進,日行120裏,準備至遲24日午前趕到渡口。

    左(權)、劉(亞樓)率我第五團,如查明越西無敵或少敵應迅速進占越西,並偵察前至大樹坪、富林及由越西至海棠之線中間向西去的道路、裏程;如小相嶺或越西有敵扼守,則五團應偽裝主力先頭在登相營或小相嶺扼製該敵。

    1軍團主力今晚21時起開往冕寧,以便隨一軍團前進並策應其戰鬥。

    這段命令說的就是,劉伯承、聶榮臻率先遣隊走小路,左權和劉亞樓率紅五團走大路,裝成主力,迷惑敵人,這是我軍慣用的“聲東擊西”之策。

    由紅1軍團參謀長左權和2師政委劉亞樓率領的紅1軍團2師5團、偵察連和軍團便衣偵察隊組成的佯裝主力的第二先遣隊,順著通往大渡河的大路,經瀘沽,向越西縣城方向前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