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98章 鄧萍烈士②(1/2)

    1966年4月的一天,一輛小轎車自北向南行駛在四川省內(江)宜(賓)公路上。

    車上坐著的,是從成都前往宜賓視察工作的西南三線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彭德懷元帥。

    當他得知車已駛入富順縣境內時,急令停車。

    他下車眺望,隻見沱江蜿蜒流淌,帆影點點;丘陵起伏綿延,一片碧綠。

    不由得感慨:“真是地靈人傑啊!難怪英才輩出。三十多年前,我有一位親密戰友,就是這裏的人。可惜他早已在長征途中犧牲了!”

    說罷,神情疑重,沉默良久。彭德懷說的人,就是鮮為人知的紅軍高級將領鄧萍。

    鄧萍,1908年生於四川省富順縣,1926年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在校期間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參加領導著名的平江起義,長期擔任紅五軍參謀長、紅三軍團參謀長,兼任過紅五軍軍長,一度出任中央紅軍軍事政治學校教育長。

    參加過五次反“圍剿”和長沙戰役、贛州戰役,以及慘烈的廣昌保衛戰、湘江之戰。

    1935年2月27日,在第二次遵義戰役中犧牲,年僅27歲。

    1927年冬,剛從軍校畢業的鄧萍受黨組織的派遣,前往國民革命軍湖南獨立第五師第一團做兵運工作。

    行前,組織向他介紹了團長彭德懷的情況,交代了此行的任務。

    時年30歲的團長彭德懷出身貧苦,剛正不阿,嫉惡如仇。

    早在北伐時期,就結識了共產黨員段德昌①,在其啟發影響下接受了馬克思主義。

    在“四一二”、“七一五”之後白色恐怖下的革命低潮時期,彭德懷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鄧萍此行的目的,就是代表黨組織在思想上、政治上關心彭德懷,充任彭德懷與黨組織之間的紐帶,促使一團早日起義,成為一支革命生力軍。

    經人介紹,鄧萍自稱無業青年,並當場為彭德懷展示了能書善畫的特長,彭德懷甚是喜愛,就將他留在團部當文書。

    過了一段時間,黨組織向彭德懷說明了鄧萍的身份,彭德懷十分高興,在他眼裏,鄧萍就是黨的化身。

    轉眼過了年,一天午後,黨組織派人秘密通知鄧萍,中共湖南省委批準彭德懷入黨。

    在當晚的彭德懷入黨宣誓儀式上,懸掛著監誓人鄧萍繪製的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像,彭德懷身上的呢軍服、馬靴、武裝帶、白手套也是鄧萍在事前精心準備的。

    這時,獨立一團已有八名黨員,正式成立了團黨委,由彭德懷任書記。

    鄧萍特地提出:以後上級來人,先由自己接應,辨別後,再向彭德懷引見,以避免團長暴露身份,增添危險。

    仲夏,黨組織指示一團黨委,為適應武裝鬥爭的需要,要盡快舉行起義。

    7月17日晚,中共湖南省委特派員滕代遠來到平江,與彭德懷、鄧萍商定,起義定在7月22日上午10時。

    18時,在平江縣醫院的一間病房裏,三人研究了起義的準備工作和軍事部署,鄧萍負責起義後布告、標語以及其他文告的撰寫。

    7月22日上午10時,平江起義打響。

    起義後,按照省委的指示,以起義部隊為基礎,組建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由彭德懷任軍長,滕代遠任政治委員,鄧萍任參謀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