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52章 代價與貢獻(1/3)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從閩贛根據地出發開始長征。中共中央決定在中央蘇區設立中央分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辦事處和中央軍區。

    決定項英任中央分局書記和中央軍區司令員,陳毅任中央政府辦事處主任,統一領導閩浙贛蘇區的黨政軍工作。

    同時留下紅24師和十幾個獨立團及地方部隊共1.6萬人,還有傷病員3萬餘人,在蘇區堅持鬥爭。

    並準備將來配合紅軍主力,在有利條件下進行反攻,恢複中央根據地。

    但 項英由於受“左”傾錯誤的影響,一開始並沒有迅速地組織退卻和堅持遊擊戰,而是把留在蘇區的部隊全部集中起來,準備打大仗。

    他將許多小遊擊隊編入各獨立團,將出院的傷病員補充到紅24師,繼續同優勢敵人打陣地戰,使紅24師等部隊受到嚴重的損失。

    “圍剿”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隊得以不斷向蘇區腹地推進。11月下旬,中央蘇區的全部縣城和交通要道都被敵人控製。

    留在中央蘇區堅持鬥爭的黨的高級幹部何叔衡、賀昌、阮嘯仙、毛澤覃、萬永誠、李賜凡、李天柱等相繼在戰鬥中犧牲;瞿秋自、劉伯堅被俘,不久英勇就義。

    從12月起,敵人又對中央蘇區進行“清剿”,實行白色恐怖。

    為徹底消滅紅軍,蔣介石軍隊和藍衣社別動隊每占領一地,就糾集卷土重來的豪紳地主、流氓惡棍組織“還鄉團”、“鏟共團”、“暗殺團”、“義勇隊”、“挨戶團”、“靖衛團”、“保安隊”、“搜山隊”等反動組織,對蘇區人民進行瘋狂地報複。

    蔣軍狂叫“大亂三天,大殺三年”,要“屋換石頭,人換種”,“斬草除根,誅家滅種”。

    在“寧可錯殺一千,不能錯放一個”的反動口號下,蔣軍在蘇區實行慘絕人寰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

    誠如國民黨政府在報告書中所說,在“清剿”區內,“無不焚之居,無不伐之樹,無不殺之雞犬,無遺留之壯丁,閭閻不見炊煙,田野但聞鬼哭”。

    蔣軍肆意屠殺蘇區共產黨人及老百姓,其手段之殘忍,駭人聽聞。如挖心、剝皮、肢解、分屍、刀砍、碎割、懸梁、火燒、活埋、挖眼睛、割耳朵、穿鐵絲、割舌頭、破肚取腸、割乳挖胸、沉潭落井、打地雷公、釘丁字架、灌辣椒水等數十種酷刑。

    從3歲孩童到80歲老人,均不能幸免;不管男女老弱,均遭屠戮。

    有的嬰兒被蔣軍抓住2條小腳,活活撕成兩半。有的革命群眾被蔣軍用燒紅的鐵盒戴在頭上活活燒死。有的婦女被輪奸割乳,淩辱而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