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51章 瘋狂大屠殺(1/2)

    豐金娥見到葉媚媚很高興,不僅僅是因為她們認識,還因為葉媚媚是紅獨立二十四師的政治部主任。

    紅獨立二十四師是留守中央蘇區的唯一主力部隊。蘇區中央分局、中央軍區組織的“九路突圍”,紅二十四師是突圍的主要力量。

    但是從已經獲悉的情報看,九路突圍①大多失敗了,許多的領導人在這次突圍中犧牲了。葉媚媚能夠突圍到羅浮鎮來,不能不說是個幸運。

    葉媚媚從豐金娥這裏知道分局領導人項英、陳毅都在油山,心裏非常高興。葉媚媚對豐金娥說:

    “豐隊長,聽說你曾經到過油山,見到過封天宇和胡杏兒?”

    豐金娥說:“葉主任,準確些說我見封天宇和胡杏兒就是在這個羅浮鎮。那時候他們倆人帶著獨立營在這一帶活動,而我完成阻擊任務也撤到了這一帶。”

    “哦,是這樣!那也算是巧遇。”葉媚媚說,“看來就是他倆帶你去的油山囉!”

    “是啊,他們說分局的領導都在油山,而且集中了許多的部隊。所以我就帶著部隊去了。”豐金娥說。

    “那後來為什麽又回來了呢?”葉媚媚問。

    “後來我們和敵人打了幾仗,損耗很大。分局領導就把部隊化整為零,前往各地開辟遊擊區。我奉組織的命令就又回到羅浮鎮來了。”豐金娥說。

    “那現在這裏的情況怎麽樣了呢?”葉媚媚急於知道這裏的敵情。

    “在贛粵邊參予清剿的主要是廣東軍閥陳濟棠的九十四師。他們實行分區清剿,提出挖地三尺也要把紅軍的根子挖掉,不讓蘇維埃死灰複燃!”豐金娥說。

    “這裏的群眾基礎怎樣?”葉媚媚又問。

    “這裏過去雖然不屬於蘇區地域,但曆來都是遊擊區的範圍。當年我們與粵軍談判即是在這一地區。”豐金娥說。

    豐金娥建議葉媚媚不要走,就在這一地區開展遊擊鬥爭。

    葉媚媚和張凱商量了一下,同意了。

    “九路突圍”和中央主力紅軍一樣,純粹無奈之舉,迫不得已!

    1945年10月,東北局書記彭真說:“我黨曆史上有三件最難的事,一是紅軍的兩萬五千裏長征,二是南方紅軍的三年遊擊戰爭,第三就是東北抗聯的14年艱苦鬥爭。”

    這三者都是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與優勢敵人進行了殊死戰鬥,其犧牲之巨大,戰鬥之艱苦,意誌之堅定,均屬罕見。

    有兩組數字能說明,中央主力紅軍長征後,留下來的人員麵臨了怎樣的痛苦與抉擇:

    一是1.6萬對20萬。這是留守紅軍(裝備差、訓練少,三分之一人拿著單發步槍,土槍甚至大刀長矛作戰,有步槍的戰士每人也隻有3、4發子彈)麵對敵人的兵力,承擔的壓力極大,更兼處於革命低穀期。

    二是4萬對3百。這是項英陳毅最初全部人馬(含3萬多傷病員)和堅持到改編為新四軍前的人馬(指贛粵邊),幸存率為1\/100。

    透過數字,看到了無數的死亡、失蹤和逃難,構成了南方八省遊擊區的極度悲情。

    九死一生的項英和陳毅,又是怎樣被載入曆史史冊的呢?

    根據陳丕顯1992年回憶,項英之所以被留下來。是因為他不但是政府副主席,還是中革軍委副主席,在蘇區的地位僅次於毛澤東、朱德。

    他代表中央政府繼續辦公,能很好地迷惑敵人。同時,項英本人黨性很強,服從命令,不計得失。

    三年遊擊戰爭,項英大難不死。“項英還活著”,連博古都很驚訝。

    陳毅沒有參加長征,是因為腿受傷,而且他在江西比較有威望,又懂軍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