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47章 周建屏師長(2/2)

    賴漢,尋烏縣丹溪鄉岑峰村塘尾人,是當年國民黨“圍剿”下廖坑時突圍出來的極少數生存者之一。

    解放後,賴漢作為紅軍失散人員參加過土改工作,1958年病故。

    一條自亂羅嶂東起的溪水經過轉水角往西雙村方向流去,鷂嫲石岩洞就座落在小溪北麵的山腰上,一溪之隔的南麵是長崗岌。

    這裏古木參天,樹竹交錯,從山下的位置很難發現半山腰的石岩洞。

    但是熟悉這裏山情的人,隻要爬到長崗岌崗嘴就能清楚地看見鷂嫲石石岩洞出口處的全部情況。

    紅軍遊擊隊七、八十號人,雖說暫時擺脫了敵人的包圍,但卻麵臨斷糧困境,由於敵人實行封村封山政策,紅軍遊擊隊幾次派人下山買糧也空手而歸。

    眼看著無米下鍋了,靠吃些野果維持著困境顯然不是長久之計。李天柱找來熟悉當地情況的賴漢,要他帶一個班到岑峰去弄些糧食來。

    賴漢毅然帶著戰士夜裏繞山路潛回岑峰村,本想去村裏地主賴亦宏家搞點糧食,怕動靜太大驚動留竹背炮樓的國民黨軍隊,隻好走進賴亦宏家的牛欄,偷偷地牽走了兩頭牛。

    就在牽走地主兩頭牛的第二天拂曉,天剛蒙蒙亮,正在睡夢中被槍聲驚醒的紅軍遊擊隊,就被國民黨陳濟堂部某師三營牢牢圍困在岩洞中。

    敵人的三挺機關槍槍口從對麵長崗岌死死封住了洞口的出路。

    羅漢屏、李天柱組織了幾次突圍均告失敗,經過近一個多小時的激戰,除羅屏漢、賴漢及幾名警衛人員從後山突出重圍外,其餘戰士全部壯烈犧牲。

    關於敵人是怎麽曉得紅軍遊擊隊在石岩洞的消息,一直以來存在著三種說法:

    說法一:那晚賴漢回村牽牛時,被賴亦宏家放牛的長工發現了。為了探個究竟?對主人有個交代,他尾隨牽牛的紅軍,記下了紅軍上山的路,回來告訴了賴亦宏。

    賴亦宏知道後馬上把消息報告給了駐紮在岑峰留竹背炮樓裏的陳濟堂部某師三營張英營長。

    當晚,敵軍張營長帶領兩百多人夥同當地民團,悄悄摸上山來,秘密解決了紅軍崗哨後,對轉水角形成了包圍圈,天一亮就對紅軍發起了圍攻。

    說法二:派去下山買糧的一個本地籍姓謝的戰士,把用於買糧的銀兩賭博輸了個精光,看見懸賞捉拿紅軍的布告後,頓起歹意,叛變投敵,跑去張英那裏告密了紅軍的藏身之地,以至紅軍遊擊隊慘遭滅頂之災。

    說法三:據曾九華回憶《興(寧)、龍(川)縣委鬥爭曆程》一文介紹,當年羅屏漢帶領第二大隊到了岑峰,攻打了反動土豪賴亦宏,捉了賴的家屬。

    賴亦宏到留車請了陳濟棠部關營長在下廖坑包圍了紅軍。紅軍倉促應戰,犧牲了30多人。羅屏漢及部分紅軍戰士突出重圍。

    且不管有多少種說法,可以肯定的是,這支紅軍隊伍就是紅24師與粵贛遊擊隊合編後的其中一部分。

    據史料記載,李天柱犧牲於尋烏南部山區,但具體詳細的犧牲地點不祥。從紅24師在尋烏的活動情況及時間節點看,李天柱犧牲在丹溪鄉雙村村下廖坑,比較可信。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