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07章 鏖戰覺山鋪(1/2)

    新圩,位於廣西灌陽縣西北部,南距縣城15公裏,北距紅軍西進路線最近點大橋村古嶺頭5公裏,距湘江渡口三四十公裏,一條從灌陽通往全州的公路從這裏經過。

    新圩以北5公裏的古嶺頭是紅軍前往渡口的必經之地。

    新圩以北一直到湘江岸邊都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新圩往南至馬渡橋長約10公裏的公路兩側丘陵連綿,草木叢生,可以建立阻擊陣地。

    為了防止灌陽縣城方向的桂軍北上切斷紅軍西進通道,中革軍委命令紅三軍團五師從新圩南下,占領馬渡橋,將桂軍阻擋在新圩以南。

    紅三軍團第五師師長李天佑、政委鍾赤兵率十四、十五團(十三團歸軍團部指揮)和軍委炮兵營3900餘人於11月27日下午16時左右搶在桂軍前麵趕到新圩。

    紅五師占領了新圩-灌陽公路兩邊的山頭,並派出部隊沿公路向南麵的馬渡橋推進,占領公路兩邊的山頭。

    當日下午,紅五師先頭部隊與桂軍偵察連遭遇。紅軍主動出擊,將桂軍偵察連擊退,並沿公路向南追擊至楓樹腳附近。

    因前方的馬渡橋已經被桂軍占領,便在楓樹腳周圍的山頭構築工事。

    李天佑得到報告後,決定將阻擊陣地設置在從新圩向南至排埠江村長約8公裏的公路兩側山頭上。

    這段防線距灌陽縣城7公裏,距紅軍向湘江前進的通道最近點大橋村5公裏。

    紅五師的第一道陣地設在楓樹腳附近,以公路為界,將部隊分成左右兩翼,互相配合形成交叉火力。

    紅十五團布置在公路的左側,即打鑼山、水口山、鍾山上;紅十四團布置在公路的右側,即月亮包山、判官山上。

    師指揮所設在距第一道阻擊陣地一二裏的楊柳井;臨時調配的軍委“紅星”炮兵營,部署在指揮所附近左側的山地上。

    在國民黨方麵,桂軍部署於新圩方向的有7個團,以第15軍軍長夏威為指揮官,15軍44師(王讚斌)為主攻部隊,15軍45師134團(淩壓西)為44師預備隊,以第7軍24師為15軍預備隊。

    桂軍前鋒於11月27日下午搶在紅軍之前占領楓樹腳南麵的馬渡橋。

    但因紅軍在楓樹腳附近建立了阻擊陣地,桂軍在占據馬渡橋後無法繼續向前推進,便把獅子山、瘦馬岐、張家嶺一線做為前沿陣地進行布防。

    桂軍的前沿陣地與紅軍的前沿陣地相距約1000米,中間為水田、旱地和小村落,雙方都可以看到對方的陣地。

    28日拂曉時分,桂軍44師在炮火掩護下,在機槍、重炮、迫擊炮掩護下,向紅五師前沿陣地發起進攻。紅五師沉著應戰,以密集火力封鎖公路,大量殺傷敵人。

    “紅星”炮兵營也向敵開炮支援。

    桂軍正麵進攻受阻,遂於下午16時,派出一部兵力沿紅軍左側的瘦馬岐等幾個山頭迂回紅軍前沿陣地的鍾山、水口山一帶。

    紅軍腹背受敵,損失很大,前沿陣地有的山頭一個排打得隻剩下一名戰士。

    紅五師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線。當晚,紅軍後撤至楊柳井兩側的山頭平頭嶺和尖背嶺一線,連夜趕築工事。

    平頭嶺和尖背嶺是公路兩側的最高山峰,紅十五團防守公路左側的平頭嶺,紅十四團防守公路右側的尖背嶺,兩個陣地互為犄角。

    29日,桂軍第24師及45師134團(團長為淩壓西)投入戰鬥,戰鬥更加激烈。

    桂軍先是以空軍一隊6架飛機低空轟炸、掃射,繼而大炮轟擊,接著以步兵輪番衝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