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506章 新圩絞殺戰(1/3)

    界首是一座古圩,位於廣西興安縣城以北15公裏的湘江西岸,是中央紅軍過湘江時最重要的渡河點。

    紅三軍團四師工兵營以及當地民眾,在江麵上搭建了一些浮橋,方便軍委縱隊和後續部隊過江。

    在界首的湘江西岸江邊,距離界首渡口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一座古老的祠堂,叫“三官堂”。

    紅軍架設的渡河浮橋主道,就從三官堂門前經過。湘江戰役時,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的指揮所設在“三官堂”裏。

    朱德、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過江後,也曾進入三官堂,指揮部隊渡江。

    1934年11月27日下午,紅一軍團二師四團搶占界首。紅四團搶占界首後,奉命增援腳山鋪,遂將界首防務移交三軍團四師。

    27日晚,三軍團四師先頭部隊到達界首,開始架設浮橋。

    28日,紅四師三個團全部到達界首,在界首附近的湘江兩岸布防。謝嵩團長、蘇振華政委率紅十二團留守河東江南渠口。

    鄧國清團長、張愛萍政委率紅十一團前出到石門及西北地域布防。

    沈述清團長、楊勇政委率紅十團在湘江西岸界首南麵光華鋪一帶布防。

    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袁國平派宣傳部長劉誌堅到十團督戰,並指示紅十團在界首以南光華鋪、楓山鋪地區構築工事,從正麵阻擊興安方向來犯之敵。

    光華鋪是界首至興安間桂黃公路邊的一個小村莊,位於界首渡口以南5公裏,村北是開闊的水田,另三麵是起伏的山丘。

    29日,紅十團團長沈述清命令三營營長張震率部在光華鋪南麵布防,以兩個連在正麵向興安縣城方向構築工事,機槍連和另一個連作預備隊,團主力部署在渠口渡附近高地,團指揮所設在渡口附近的小高地上。

    國民黨方麵,桂軍在興安駐有15軍43師128團(馮璜),發現界首渡口被紅軍占領,又急忙從平樂調一個師的兵力(15軍45師的133團、135團,15軍43師127團)趕往興安加強守備,以防止紅軍攻占興安威脅桂林。

    29日晨,桂軍偵察機飛臨界首上空,對紅軍進行俯衝掃射。

    29日下午,桂軍多架轟炸機飛臨界首渡口,將紅軍臨時架起的浮橋全部炸毀。

    當夜,紅軍收集船隻,再次架起浮橋。次日晨,又被敵機再次炸毀。紅三軍團政治部主任袁國平協助朱德總司令指揮部隊奮戰數小時,再次將浮橋修通。

    29日晚,桂係15軍43師(黃鎮國)一部向紅軍據守的光華鋪高地攻擊前進。

    當日深夜,部署在前沿的三營值班戰士發現湘江邊的山上有手電燈光擺動,忙向張震營長報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