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425章 經驗與教訓(1/3)

    溫坊戰鬥是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麵軍在福建省連城縣溫坊(今文坊)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的襲擊戰,殲其1個旅另1個團一部,俘2400餘人。

    這是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以來一場出色的運動戰,給東線敵人以沉重的打擊。

    廣昌、建寧相繼失守後,林彪更加迫切地向中革軍委提出“誘敵深入”,製造運動戰戰機的要求。5月20日,林彪同聶榮臻致電朱德:

    “敵占廣昌、建寧以後,戰爭已轉到新的形勢,因敵開始深入基本蘇區,其每次前進的距離當更短……很少有大的運動戰給我們打的可能。因此再次建議,軍委如沒有新的情報,敵人沒有新的動向,則仍應采取運動戰,集中主力,以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

    林彪於6月9日又同聶榮臻致電朱德、周恩來:

    “目前敵已入我基本蘇區,近來每次前進距離較其過去在邊區為短,較在白區則更短,在組織短距離的前進中,我軍突擊敵人,因地域甚窄,容不下大的部隊進入戰鬥,同時因戰鬥發生係突然,戰鬥經過時間極短,等大部隊趕到後,戰鬥已結束。因此,建議紅軍第一軍團東移……”。

    雖然林彪一再建議尋機打運動戰,但紅一軍團得到的中革軍委命令,依舊是東奔西走,疲於奔命地四處“抗擊”、“突擊”於“古龍崗、江口一帶地區,抗擊國民黨軍北路軍”。

    在“南坑、蔡江以北抗擊敵人”、到“黃陂、東韶、吳村抗擊國民黨軍第四十三師、第九十七師、第八師”、在“新安、赤水間抗擊國民黨軍羅卓英部第五縱隊”①…….

    林彪於7月13日又一次同聶榮臻致電朱德、周恩來,建議將主力後移,引敵冒進:

    “我軍與敵過於逼近,極有利於敵采取以堡壘與火力掩護的方法推進,在此情況下,我們意見,我軍應以求得殲滅敵之有生力量為主要目的,須將部隊後移,保持與敵十五裏左右地域集結……待發現敵進攻時再出動主力殲滅敵人。”

    這次得到的指令仍舊是“抗擊”----“抗擊向永安進攻的李延年縱隊,並掩護紅軍第九軍團安全轉運資材。”

    於是,紅一軍團奉命抵達蘇區東部閩西的曹坊地域,準備抗擊敵東路軍李延年縱隊。

    至1934年秋,西起龍岡,中經廣昌,東迄建寧、永安、連城,南至筠門嶺的大片地區在紅軍的節節“抗擊”中相繼失守,福建蘇區隻剩下汀州(長汀)、寧化等接近江西邊界的狹長地區。

    此時,剛取得剿滅十九路軍勝利的東路軍總司令蔣鼎文,在6月份占領連城後,更是加緊了由東路進攻蘇區的步伐。

    李延年率第四縱隊第三師、第九師、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三師4個兵員充足、武器精良的“整理師”共19個團進占朋口後,目標是攻占中央蘇區東大門的重要屏障鬆毛嶺,繼而一舉拿下汀州城,而後直取紅都瑞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