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馬金戈

第395章 喬立成遭追殺(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在中央根據地進行三次反“圍剿”鬥爭的同時,鄂豫皖根據地也進行了反“圍剿”鬥爭,並取得重大勝利。

    從1930年冬到1931年夏,國民黨軍隊對鄂豫皖根據地先後進行兩次“圍剿”。

    第一次“圍剿”從1930年11月開始。國民黨當局調集兵力近10萬人,企圖以主力突入根據地,尋找紅軍主力決戰,然後分區“清剿”。

    12月下旬,國民黨軍隊占領黃安七裏坪。這時,紅一軍主力已去皖西,鄂豫邊隻有地方武裝和剛由鄂東趕來黃安、麻城地區的紅十五軍。

    在這種情況下,以曾中生為首的中共鄂豫皖臨時特委和軍委確定,鄂豫邊的地方武裝和遊擊隊在內線依靠人民群眾,堅持遊擊戰爭,牽製、襲擾和打擊敵人。

    紅十五軍在蔡申熙、陳奇率領下向商城南區轉移,迅速會合紅一軍在外線打擊敵人。

    12月6日,紅一軍軍部率第一、第二師在商南同該軍第三師會合。

    12月中旬,紅一軍殲敵一部,並一度包圍六安,威逼霍山。

    12月30日,又在遊擊隊的配合下,殲敵三個團,斃俘敵團長以下3000餘人。

    隨後,紅一軍第一、第二師西返,1931年1月3日在商城以東殲敵一個團。

    到1月初,深入根據地的國民黨軍隊由於遭到廣大軍民遊擊戰爭的襲擾和打擊,又看到紅一軍主力已回到鄂豫邊,遂向城鎮據點退守。

    至此,第一次“圍剿”被打破。

    1931年1月中旬,紅一軍在商南與紅十五軍會合,合編為紅四軍,曠繼勳任軍長,餘篤三任政治委員,徐向前任參謀長,曹大駿任政治部主任,全軍1.2萬餘人。

    2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中共鄂豫皖特委和軍委正式組成,曾中生任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

    3月上旬,紅四軍主動出擊平漢路,在雙橋鎮殲敵一個師,俘敵5000餘人。

    1931年3月至5月,國民黨當局調集兵力約10萬餘人,對鄂豫皖根據地進行第二次“圍剿”,分別對黃麻、鄂東南、皖西地區發動進攻。

    4月上旬,國民黨軍隊攻占皖西的麻埠並向金家寨進犯。這時,剛剛到達鄂豫皖根據地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代表張國燾,與中央委派擔任鄂豫皖省委書記的沈澤民在商南會麵,決定集中主力首先打擊深入皖西根據地的國民黨軍隊。

    4月20日,紅四軍軍部和主力兩個師從商城以南東進,同原在皖南的一個師會合。

    4月25日,紅軍以一部分兵力牽製麻埠的敵人,另集中四個團的兵力全殲獨山鎮守敵一個多團,斃傷俘敵2000餘人,並收複皖西被敵占領的地區。

    與此同時,警衛師、紅十師第二十八團與地方武裝相結合,給進占新集、七裏坪的敵軍以不斷的襲擾,迫使敵軍撤回羅山、光山。

    5月,由皖西南進的紅四軍主力在新集以北斃俘敵近千人,後又轉向南線,在黃安、宋埠之間再殲敵四個營。

    至此,國民黨軍隊的第二次“圍剿”又被打破。

    張國燾、陳昌浩等是六屆四中全會後的中央派到鄂豫皖根據地的。

    1931年5月,成立以張國燾為書記兼主席的鄂豫皖中央分局和軍事委員會,撤銷以曾中生為書記兼主席的鄂豫皖特委和軍委。

    從此,“左”傾教條主義錯誤在鄂豫皖根據地得到貫徹。

    7月上旬,在鄂豫皖軍委討論紅四軍主力南下作戰的具體方向時,曾中生(時任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員、軍委副主席、紅四軍政治委員)等紅四軍領導人提出在奪取英山後,紅四軍應南進蘄春、黃梅、廣濟等縣,恢複根據地,並支援中央根據地的第三次反“圍剿”鬥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