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654【四不像的鄉試】(1/3)

    在萬眾期待當中,今年的鄉試終於舉行。

    趙瀚恢複科舉,直接就是鄉試,不用縣試、道試考秀才。

    而且,傳統和新式並行。

    各省中學畢業生,沒有考上大學的,皆可參加鄉試科舉。地方官府,不提供路費,

    一切科舉費用自理。。

    前朝士子,隻要能拿出秀才憑證,便可參加鄉試科舉,同樣一切費用自理。但是,

    年齡必須在30歲以下!

    中舉之人,可從九品官做起,但需要先觀政(實習)一年。

    各省名列前茅者,可選擇不做九品官,而是來年春天到南京參加會試。各省的會試名額,沒有嚴格按照人口比例來定,而且新式學子的名額,必是傳統士子的好幾倍。

    就拿人口最多的四川省來說,新式學子有60個名額,傳統士子有15個名額。

    而江西、廣東、湖南三省,傳統士子的名額,被壓到隻有5個人一趙瀚故意的,

    這三省最早拿下,秀才混到現在還沒做官,說明都是不肯做小吏吃苦的。

    甚至,就連出的卷子都不同。

    傳統士子科舉,依舊沿用老一套。但減輕八股文的權重,增加公文、策論的分數。

    並將新式數學、物理、天文、地理、大同理論,全部作為附加題,且附加題計算分數時翻倍。

    新式學子科舉,其實就是全省統考。最優秀者,進入大學公費深造。家裏不缺錢的,可以自費讀大學。不想讀大學的,那就去參加鄉試,直接就能分配九品官職,

    少部分可參加會試,考中進士就能做八品官。

    八品、九品,在明代屬於末流佐官,會被正經進士所不齒。而在趙瀚這裏,中進士才能外放八品。

    另外,大學畢業生,可直接參加會試。

    大學畢業生考中進士者,要麽去翰林院、欽天院搞研究,要麽進入內閣觀政做中書舍人。

    三年中書舍人做完,還是得外放正八品(縣丞)。但是這種正八品,升遷速度更快,因為他們跟皇帝和閣臣都認識,就算不熟也是肯定打過照麵的!

    這一整套四不像的科舉製度,屬於過渡時期的產物。

    民間士子怨聲載道,是時候給他們打開一條科舉門縫了。等各省的新式教育普及,

    舊士子日漸衰老,傳統科舉門路就會完全關閉。

    另外,南方官吏比例太大,而北方又收複較晚,到如今連中學畢業生都沒有。

    為了平衡南北官場,也得給傳統士子留路子。而且,這才是最主要的,否則趙瀚才不理會窮酸文人的抱怨。

    急著恢複科舉鄉試,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現行官吏選拔製度出問題了。

    根據廉政巡視員的報告,全國中低層官吏群體,出現大量任人唯親、徇私舞弊現象。即便前兩年,趙瀚對考取吏員做了資格限製,但還是沒有徹底改變現狀。

    河北,天津。

    李及秀已經二十九歲,曆史上,他參加了滿清科舉,考中順治四年二甲第三名進士。

    可這個時空,他連舉人都不是。戰亂年月,實在不堪,他舉家逃進燕山,啃了好幾年紅薯。直到去年,他才帶著家人出山,回到玉田縣落了戶籍。

    對於新朝皇帝,李及秀沒有什麽怨懟之心。

    雖然數代積讚的田產沒了,但回鄉落籍的時候,官府歸還了他的祖宅。他家在鎮上的榨油坊,已經賣給外地遷來的小商人,在他拿出憑證之後,官府非常大方的補償了部分銀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