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654【四不像的鄉試】(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而且,還按照他家的人口,給他們分配了田產。

    能做到這個份上,李及秀覺得難能可貴,這大同新朝確實讓人服氣。

    其實吧,地方官為了政績,巴不得人口越多越好。因此才有各種政策,除了土地之外,隻要能拿出憑證,能歸還就歸還,不能歸還就補償。這樣才能吸引進山的百姓,重新下山回到原籍落戶。

    在百廢待興的北方各省,人口增長是最大的政績!

    鄉試這天,李及秀半夜就起床,早早來到城東南的貢院之外。

    稀稀拉拉也沒多少人,因為規矩變了,皇帝不讓半夜三更折騰考生,科舉各流程都推遲了三個小時。

    “這位兄台如何稱呼?”一個傳統士子問道。

    李及秀說:“晚生姓李,名及秀,字公愚。“

    那個士子說:“晚生姓張,名兆庸,真是巧了,也字公愚。“

    兩人同字,這是緣分,頓時親近許多,又開始序各自中秀才的年份。

    李及秀說:“這河北鄉試,似沒有幾個秀才參加。“

    張兆庸歎息道:“哪多得起來?韃子退回遼東時,擄走了好多士紳百姓,這河北就沒剩幾個人。秀才或許還有許多,但戰火離亂,有幾個還能拿出憑證?更何況年齡有限製,過了三十歲就不準考。“

    “確實如此,”李及秀咬牙切齒道,“韃子該死!若非聖天子出世,我全家還躲在山裏。“

    張兆庸又感慨道:“對於你我鄉試而言,其實也有好處。河北的小學堂,學生都還沒有畢業,中學堂更是還沒開設。參加鄉試的新式讀書人,今年一個都沒有,前朝士子數量又少,隻要來考了幾乎必中!“

    李及秀點頭說:“正是此理。“

    張兆庸突然笑起來:“各省鄉試名額都公布了,江西、湖南、廣東三省,前朝士子都隻錄五人。特別是那江西,民間有無數秀才,這次科舉怕是要擠破頭。而且縣官也頭疼,陛下不開科試(鄉試資格選拔考試),須得先縣官們自行組織考試來選拔。

    李及秀竟然猜中趙瀚的心思:“便如那南北榜而已,南方官員太多,陛下已經對此不滿了,要在科舉上將南方壓一壓。“

    兩人閑聊到黎明時分,貢院終於放出炮號,開始查驗身份進入考場。

    整個河北省,鄉試錄取名額為30人,而參加考試的秀才隻有114個。一個新式學子都沒有。

    考棚全部翻修過,皆為磚瓦結構,不用自己釘油布,甚至還有玻璃窗用於透光。

    李及秀拿到考題,頓時有些無語。

    傳統四書題,隻有一道。傳統五經題,也隻有一道。接下來全是考公文、策論、刑訟之類。

    還有扯淡的附加題,李及秀隻自學過《大同理論》,其餘什麽天文、地理、數學、

    物理、水利……全部抓瞎。

    四書五經的兩篇八股文,李及秀一直到下午才做完。剩下的時間不多,他隻能加快速度,將自己會的題目趕緊答上。

    《大同集》冊子不厚,李及秀自學背完了,此時答得也很輕鬆。

    然後是天文:試寫出五大行星。

    李及秀知道二十八星宿,也知道北鬥七星,可五大行星是什麽鬼?

    南方三年級小學生就知道的題目,把飽讀聖賢經典的李及秀給難住了。好在,李及秀的本經是《尚書》,他能夠進行發散聯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