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陳文魁問道:“陛下,《出版法》可有什麽指示?”

    趙瀚說道:“第一,不可罔顧事實造謠生事;第二,不可違背公序良俗。”

    陳文魁瞬間抓瞎了,這說了等於沒說,完全是模棱兩可的指示。甚至在執法的時候,也具有無限的可操作性,官府想禁一本書,直接指定其違背公序良俗便是。

    “好了,不說這些,”趙瀚說道,“今天的朝會,再來聊聊別的。朕今日讀書有所悟,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言何解?”

    趙瀚的朝會,其實已經變成經筵大會。

    除了給官員灌輸天文地理知識,灌輸開海對國家的益處,還經常討論儒家經典——爭奪儒家經典解釋權!

    張溥拖著病體,立即回答:“回稟陛下,朱子在《論語集注》中,已經說得很明白了,還引用了程子的話。孔夫子有教無類,並非不使民眾知曉道理。而是百姓著實愚昧,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懂。因此在治國之時,隻要讓百姓知道如何做,沒必要讓人人知道為何這樣做。此無奈之舉也。”ggdown8.org

    “非也,”錢謙益說道,“朱子的注解說,民可使之由於是理之當然,而不能使之知其所以然也。意為百姓懂得怎樣做即可,不能讓百姓知道為何這樣做。此為治民之道,人之思想,千差萬別,就算是同一個道理,麵對同一個事情,不同的人,也會產生不同的想法。讓百姓知其所以然,必然亂象平生,不如讓他們不知道。”

    張溥反駁說:“那朱子為何還要引用程子的話?牧翁如此向陛下解釋,難道是要讓陛下行朝三暮四之術?”

    程子的注解是:如果說聖人不讓百姓知曉道理,那屬於後世朝三暮四的治國之術,並非聖人的本心。

    錢謙益解釋道:“朝四暮三之術,是指本心為何。若出於蒙蔽百姓,則為朝三暮四之術。若出於治國安民,則非朝三暮四之術。”

    這隻能怪朱熹,注解《論語》的時候,著實說得模棱兩可,無論怎麽理解都行。

    朝堂眾臣,各執一詞,當場吵得混亂不堪。

    陳茂生做了禮部尚書之後,每天也在補習功課,至少四書已經滾瓜爛熟。他拱手道:“陛下,臣認為,此句是斷句出了問題。可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或者斷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陳尚書言之有理。”徐穎立即表示支持。

    這下吵得更歡了,兩派分裂為三派。

    龐春來半眯著眼睛,笑道:“陛下說自己讀書有所得,想來陛下另有高論。”

    眾臣安靜,等著聽皇帝解釋。

    趙瀚說道:“我今日讀朱子的著作,讀到一篇《答範伯崇》。朱子說,蓋民但可使由之耳,至於知之,必待其自覺,非可使也……使之知,則知之則必不至,至者亦過矣,而與不及者無以異。”

    朱熹在文章裏說:能讓百姓執行法令就行了,至於讓他們懂得道理,要靠百姓自覺,不能官府去強迫。隻知道怎麽做,不知道為何這樣做,並不妨礙百姓領悟道理。等到百姓自己領悟了,那當然就最好。先讓百姓知道怎麽做,再讓百姓自己領悟為何這樣做,是由淺入深的一個過程。強行讓百姓理解,百姓可能永遠無法理解,就算理解了也會偏頗,跟不理解沒啥區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