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最新章節

573【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1/3)

    “陛下,北京已複,請修《明史》。”錢謙益在朝會上請求。

    趙瀚點頭說:“可。命翰林院史學館編修《明史》,錢謙益為總裁,王調鼎為副總裁。”

    “臣領命!”錢謙益大喜。

    這事兒早就定下了,拿到朝會上說,是顯得特別重視。

    錢謙益雖為總裁,但隻能從專業領域任事。真正執掌全局的,反而是副總裁王調鼎,這部《明史》必須編得符合大同理論。。。

    至於張溥,又病重了,每年都要患病臥床,但就是一直死不了。

    趙瀚又對刑部尚書陳文魁說:“陳文魁暫時卸任尚書職務,搜集這些年的案例,結合曆朝曆代刑法,編撰一部《大同律》。《大同律》分為憲法、禮法、刑法、民法、工商法、出版法、土地法七個部分。憲法暫時不用編,我親自來編,什麽時候編出來,這個實在說不準。”

    此事沒有提前商定,李邦華疑惑道:“陛下,禮法可以理解,這出版法又為何物?”

    趙瀚拿出一本書,扔在眾臣身前:“這本《故明遺錄》,通篇胡說八道,裏麵有不少編排朕的篇幅。私下罵朕無所謂,但寫成書就不能忍了。朕知道有一本書,叫做《穀山筆麈》,作者知道辯偽,讀者恐怕寧可信其有。那本書裏,萬貴妃都成什麽樣子了?出版法,就是專門管理圖書刊印的法律!”

    關於萬貴妃的黑料,最初源自於慎行《穀山筆麈》。

    但是,於慎行在寫書的時候,專門加了一句:這些事情,是一個老太監說的,可能是老太監在造謠。

    毛奇齡編寫《勝朝彤史拾遺記》,引用了於慎行的內容,卻把原作那句存疑給刪掉。毛奇齡又編過一陣子《明史·後妃傳》,將《勝朝彤史拾遺記》原封不動搬過去,於是野史直接變成了正史。

    毛奇齡就是那個杠精,得罪趙瀚被扔去做小官,又在山東主持懲治了孔家。

    “該當如此。”李邦華連忙附和,他也看過《穀山筆麈》,這本書在萬曆年間就很火了。

    趙瀚又定性說:“《禮法》部分,涵蓋綱常禮節,但是必須進行大改!就拿喪禮來說,可以操辦喪事,但不得請戲班子吹吹打打,也不得請和尚道士做法事。朕是遵循古禮,不說三代,就是漢唐,哪家死了父母會請戲班子?還有,三年服喪期太長,父母故去隻需服喪一年!《禮法》中的婚姻部分,大致沿用《大明律》,但夫為妻綱的注解該改一改。夫妻各行其道,便是倫理綱常,夫不賢則妻可求和離。夫喪,妻可改嫁,族人和官府不得阻攔!”

    “臣謹記。”陳文魁拱手領命。

    趙瀚說的《禮法》,其實就包含《婚姻法》。

    但古代的家庭,不是一家三口的小家庭,而是一大家子的大家庭,趙瀚隻能盡量約束到每戶最多十人(十二歲以上)。

    這是生產力所決定的,以古代的生產力,還沒達到普遍分裂為小家庭的地步。

    《禮法》在古代非常重要,就拿《大明律》來說,開篇的大量內容全是禮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