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鴻圖秦書凱

第201章拒絕誘惑(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這事你想想吧。”張東峰已經拿定了主意,但他不能點破,隻能一步一步地引導趙成剛的思想和自己走到一個道上。

    趙成剛兀自搖了搖頭,再來一次測評,群眾會以為被當猴耍,如果縣委確定的考察對象不過關,縣委領導有意見,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忽然,他眼睛放亮,提議道:“張部長,第一次是無對象測評,第二次能不能采取確定對象的推薦方式?”

    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幹部考察任免過程中,為了實現某些意圖,往往會采取各種策略。

    趙成剛提出的確定對象的推薦方式,自然是一種直截了當的好辦法,張東峰並不讚成。

    過去,幹部群眾對上級領導絕對信任和服從。時代不同了,幹部群眾越來越具有民主意識,有時候會自然地質疑上級不合常規的決策和行為。

    聽任這種質疑蔓延,不僅對張東峰個人來說得不償失,對事業來說也是得不償失。於是他說道:“人事本來就是一個布滿地雷的敏感地區,反複搞測評,群眾會懷疑我們的考察意圖和公正性,能不能想一個辦法,既實現縣委意圖,還能保證群眾沒有意見?”

    實現縣委意圖關係到趙成剛下一步的安排,因此,他毫不含糊,找到了一個理想的辦法。

    和另一個主持談話的小組長進行了溝通,在幹部談話環節,有意提供非楊雪和諸葛誠莫屬的要件,把談話對象的思想往這兩個對象身上引。

    因為是麵對麵談話,加上這兩個對象是一般幹部,還沒有和周圍的幹部群眾產生較大的矛盾,自然紛紛說好。

    於是趙成剛在這個環節得到了考察對象所需要的推薦票。

    趙成剛打電話向張東峰報告情況,張東峰隻說了一個“好”字,然後掛了電話。這種成功隻是策略上的偷渡過關,並不意味著真正能夠瞞天過海。

    考察已經接近尾聲,臨近下課的老同誌通過各種渠道,知道崗位與職務行將終結。用曾經流行的一句話說,他們並不願意退出曆史舞台。

    這些老同誌一個個說話瀟瀟灑灑,說船到碼頭車到站,願意把權力移交給年富力強的同誌。

    隻是接近調整,這些人向縣委考察組反映,說他們方才五十多歲,按照人的壽命延長的實際,在京城層麵還是年輕同誌,在地方上隻能算是人到中年,要求縣委再給他們幹革命的機會。

    縣委沒有進行正麵回答,他們便動用掌握的各種資源進行說情,上級領導紛紛打來電話,要求縣委給予這些老同誌機會,這一屆任期還有兩年多,那就至少讓他們幹滿這一屆。

    鄭冠華躲了,歐陽明輝借口不分管組織,不屬於自己職權範圍,於是所有壓力都集中在張東峰身上,仿佛山雨欲來,壓力空前增加。

    鄭冠華和張東峰通電話時,間接地詢問張東峰,拿個人的仕途去賭江東縣下一步工作的良好格局,究竟值不值?

    如果張東峰以矛盾太複雜、壓力太大為理由,向縣委提議暫緩進行機構改革,估計鄭冠華和歐陽明輝都會同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