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礦txt下載

第366章 東歐人才(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關於中國技工的問題,楊東升聽過很多說法。

    別的都不說了,就說其中最奇葩的一個,這是前世楊東升從一個技工學校的老師那聽到的。

    記得當時那位老師是這樣說的,“中國的技工水平低,主要是因為不信教,沒有信仰,所以道德低下,工作不負責,進而導致產品質量低下。”

    後來楊東升了解到,在技術工人圈裏,持有這種觀點的老師,貌似還不在少數。

    楊東升建議他們都去印度看看,那是世界上教徒最多的國家。

    說實話,楊東升不知道中國技工問題該怎麽解決,但是也知道德國的技工培訓體係世界聞名。

    雖然東、西德分裂了幾十年,但是德國技工培訓體係是二戰前就確定的。

    1876年,德國頒布的《工業法典》中,就對職業教育作出了明確的規定,1938年德國的《義務教育法》規定實行義務職業教育……東、西兩德的技工培訓體係其實大差不差。

    “舒爾茨先生,你的那位朋友會說漢語嗎?”楊東升問。

    這一點是必須的,總不能給每個老師配一個翻譯,這個年頭翻譯可是高級人才,而且德語屬於小語種,哪找那麽多德語翻譯去?

    “他不會!”奧拉夫·舒爾茨搖了搖頭,“但是我妹夫會!他跟我一樣參加過中國工廠援建,他先認識了我,才認識了我妹妹!”

    第二天,楊東升就見到了奧拉夫·舒爾茨的妹夫。

    這老頭也過的不如意,一大早就趕去郊外買便宜菜,楊東升等了一個多小時才見到他。

    奧拉夫·舒爾茨的妹夫就是那所倒閉的技工學校的校長,因為常去那所技工學校,奧拉夫·舒爾茨才跟那個正在當清潔工的老師成了朋友。

    雖然已經多年不說漢語,但是奧拉夫·舒爾茨的妹夫還沒有把這門語言完全忘記,聊了沒多大會,老頭就習慣了,他的漢語說的比他大舅哥還好,去教書完全不是問題。

    楊東升說明了來意,奧拉夫·舒爾茨的妹夫卻對去中國有些抵觸。

    他年齡大了,兒子、女兒、孫子、外孫都在德國,不想再跑去地球另一端的中國,不過他倒是能給楊東升介紹幾個會說漢語的其他老師。

    這些人不但有技工學校的老師,還有大學教授。

    1970年,西德各州一致決定所有大學免收學費,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東德大學更是免費,兩德統一後,大學也是繼續免費。

    德國大學的經費主要來源於州政府財政。

    統一後,東德各州一下子陷入了困境,雖然各大學還不至於倒閉,但是大學經費被一減再減,教師收入大幅下降不說,項目也被取消,甚至有不少老師被辭退。

    剛統一的時候,還有老師聽了西方的宣傳,跑去西德,跑去美國。

    但是西德、美國不缺老師,而且由於曆史的關係,那裏的人非常敵視他們,除了極少數大牛,這些跑出去的教師大部分都混的不如意。

    別說技術學校的老師去當清潔工,堂堂大學教授當了清潔工、服務員的都不在少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