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

第1333章 新世紀五年(1/2)

    三年後,新世紀五年。

    三年的光陰很快,整個華夏圈的各諸侯國們享受了非常安寧的三年。

    而草原部族與整個華夏諸侯國也進入了新的模式,因為草原部族不需要再南下掠奪他們所需的東西。

    他們草原部族的財富以及天子每年提供的玉幣,已經足夠他們與中原商賈通過貿易的方式,獲得他們想要的生產資料與生活必需品。

    三年的天下和平,又是三年科技與貿易都突飛猛進的時代。

    周建國因為坐擁中條山,所以在鐵與銅的產量,也在收服中條國前後四年裏有了很大的提高。

    周建國當初用如此懷柔的政策,收服條戎,就是因為中條山的礦產資源是華夏大地最豐富的。

    曆史上的秦國統一天下前,為了得到中條山那是付出巨大代價的。

    控製中條山就可以擁有源源不斷的礦產資源。

    有了豐富的礦產資源的支撐,這三年多的時間,讓周國的輕工業那是進入了突飛猛進的時代。

    而輕工業的突飛猛進,更是帶動了各行各業的生產效率。

    更是為周建國日後準備建立重工業在積攢基礎與能量。

    經過三年多天下各種人才的技術投入,讓蒸汽機實現了兩次應用改良與技術升級。

    蒸汽機的技術能夠迅速改進,一方麵是因為技術方向沒有錯,另一方麵則是蒸汽機的技術沒那麽複雜,這個時代的人學習起來沒有那麽困難。

    所以可以在短時間內積累大量這方麵的人才,人才的累計自然可以實現蒸汽機的應用改良與技術升級。

    周建國的學宮內,早已經開始了更為細化的分科,讓各方麵人才專一研究某一個技術領域。

    這樣的教學方式也大大提高了各領域的突進速度,在科學領域不存在全才,要的就是專才。

    因為‘電’與‘磁’這個概念的普及,也讓不少學子湧入到了這方麵去鑽研。

    電與磁的很多性質也很快得到了大量的挖掘,但是隻能在實驗室。

    因為雖然三年多了,但是還是沒有工業基礎支撐電與磁在工業與商業上的應用。

    這三年多,整個周國境內的交通效率比之前提高了兩三倍。

    因為周建國非常重視道路,橋梁,水利的建設,由天子出麵進行大規模的投資,更是大幅度的提升了整個周國的經濟活力。

    周建國的這方麵舉措,慶克是非常不屑的,慶克的理念自然是小政府理念。

    所以這三年多,慶克一邊慫恿自己父親削弱一些貴族的特權,同時也將齊國的不少權力下放給了商賈。

    因為慶氏家族是天下最大的個人商賈,所以慶克的父親還是非常配合慶克的思路。

    這樣就導致周國與齊國雖然都在蓬勃發展,但是卻是走上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模式。

    周國的經濟方向被周建國主導,齊國的經濟被商賈們主導。

    導致齊國在本質上對商賈們的吸引力更大,但是天子周國的經濟又很有活力,商賈們能賺到很多錢。

    所以各有各的優勢,但是背後的商業競爭也是非常激烈。

    今年已經是王室科技展的第四年了,每一次的王室科技獎都被齊國的稷下學宮給奪走了。

    所以在科技上又形成了一個局麵,那就是科技的話語權的確在天子手上,齊認,天下人也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