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周做天子

第1332章 各地的大事件(1/2)

    在這同一空間裏。

    秦國正在拓展河西之地,控製華夏文明與其他文明聯絡的交通要道。

    楚國此時正在揮師南下,進攻滇區,準備控製這一地區。

    齊國正在全力推進自己的秘密計劃,這一項計劃幾乎投入了齊國海量的財力與人力。

    而此時其餘的天下諸侯也都非常活躍,有的活躍在推動商業,有的也活躍推動科技。

    但是絕大部分的中小諸侯國還是混吃等死的狀態。

    現在有天子保護他們,他們還是想混日子。

    其實無論什麽時代,小國與弱國,都是缺乏自主權的。

    哪怕在周建國穿越的那個時代也是這樣。

    和平時期,是小國最舒服的時代,因為整個天下有一定的道德存在。

    所以是大國維持秩序,小國享受和平紅利。

    而且在和平時期,小國還有一定的話語權。

    但是很多小國都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大國維持秩序的時候,是需要付出成本的。

    如果天下一旦陷入了動蕩,無論什麽時代,小國就隻能被迫站隊了。

    而且動蕩時期,任何小國都是沒有話語權的,也沒有人會在乎小國的話語權。

    幾個大國領導人開個會就可以肢解一些小國,或者協助一些小國複國。

    這個事情在我們春秋戰國時期就反複上演,到了後世哪怕是現代化戰爭了,還是這樣。

    也就是說,從我們的春秋戰國各諸侯國結盟對抗,一直到了後世的美蘇爭霸,這套底層邏輯是沒有改變的。

    很多小國抱怨自己在亂世沒有話語權,但是你在和平時期吃盡了紅利啊。

    小國在和平時期吃和平的紅利,動蕩的時候就要付出自己的義務去選擇站隊。

    如果小國隻吃紅利,不盡義務那是違反邏輯的。

    國與國之間,其實是沒有真正的國際道德的,比的都是實力。

    清朝時期,列強們要掠奪我們的時候,隨便找個理由就可以揍清政府一頓,然後要求割地賠款。

    後來我們覺醒了,變得沒那麽好欺負了,列強們就開始從揍我們變成天天罵我們了。

    再後來我們徹底崛起的時候,列強們開始跟我們講道理了。

    最後當我們引領世界的時候,列強們開始求著要跟我們合作了。

    為何列強們不跟清政府講道理?想動手就動手?

    說白了就是實力,人類科技的進步,並沒有改變這套弱肉強食的底層邏輯。

    而一個大國,首先就要有一個廣袤的國土,沒有廣袤的國土,你經濟再好沒有戰略縱深,也很容易被敵方摧毀。

    所以周建國非常清楚統一的必要性,廣袤國土的重要性。

    此時天下那些混吃等死的中小諸侯們,在周建國眼裏就是一群待宰的牛羊而已。

    天下諸侯各自有各自的狀態,而周建國則已經在草原上開始了盛大的婚禮儀式。

    天下諸侯的使臣,貴族還有少許商賈們都齊聚在了草原。

    而且北上進入的人,都被周建國要求穿草原的服飾。

    雖然有很多人內心很不情願,但是天子如今王令再加上天子的威望也不得不讓他們遵守。

    周建國的用意很簡單,那就是起碼在表麵上也要讓兩個民族相處融洽一些。

    這個時代因為連晉州都還處於亞熱帶氣候,所以草原上的氣候比後世草原上的氣候好一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