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2/2)

    說到這裏,劉玄看了一圈眾人,繼續說道:“大理寺,掌天下折獄、詳刑、鞫讞,複核刑部審斷。誰知數十年來,碌碌無為,成了養老清閑之地。而今文宣公府大案,必定民情洶湧,再循例以刑部審斷,怕難堵天下眾口。都察院,隻知監察彈劾,風憲言事,卻不通律法。隻可監察公正,不能司法審斷。”

    “所以不如新授五位大理寺卿,授予超然地位,不受三省和地方影響,盡量保持公正公平,以正天下律法。”

    “斷案需有訴訟,此案牽涉到文宣公府,嶺東省、兗州皆有牽連,必須回避,故而此案由刑部提請控訴,右侍郎孟實言為公訴人,主持此案訴訟。都察院可遣幹練能員,監查此案訴訟、審理過程,以示公正,但不得幹涉案件。”

    “有了超然獨立的大理寺,還需要明晰清楚的律法加以援例,所以需要將神武帝誥定法典、本朝律法加以梳理,暫按民、刑兩法編撰成典。此工作繁瑣緩久,還請禮部李閣老出麵主持這件大事。”

    “遵漢王殿下鈞令。”李秀其笑嗬嗬地說道。

    半山堂又是一片寂靜,有幾位心裏暗暗僥幸,多虧了沒有出頭,看著情景,漢王殿下要是沒有對此案早有部署,誰信?

    灤州樂亭縣一處院子裏,楊慎一坐在亭子裏,戴著老花鏡在仔細地看著手裏的報紙,過了許久才放下報紙,摘下眼鏡,揉了揉疲憊的眼睛。

    睜開眼睛,看到兒子楊翯端著一盤瓜果過來,旁邊兩個仆人端著兩個物件跟在後麵。

    “什麽東西?”

    “父親,”楊翯把瓜果放到石桌上,然後指著仆人手裏端著物件解釋道:“這是劉四郎送來的。說是最新出的煤油燈,父親請看,這燈體燈罩全是用晶瑩剔透的玻璃製作的,下麵的那個燈壺裝的是煤油,說是從地下黑油提煉出來的。到了晚上燈火通明,明如白晝。來者說劉四郎知道父親愛讀書,晚上也會看得很晚,特意叫人送來了六盞,說專門給父親看書用的。”

    “這個劉四郎,怎麽還有心思擺弄這些玩意?不過他弄出來的東西,確實是好東西。上回送來的十袋麵粉和酵母就是好東西,做出的麵食格外好吃。這燈叫他們放好,給我書房留一盞就行。”

    楊翯坐了下來,動手剝起一個柚子來。

    “這是廣南梅州的蜜柚,是商家從那邊用海船運過來的,剛到的貨。聽聞出去采買的仆人們說,現在市麵上的東西越來越多。兩廣、閩海的蜜柚、香蕉、龍眼、西瓜,還有南海的什麽菠蘿蜜,都有海船運了上來。”

    “隻要有錢賺,商人們不會不辭艱辛,想盡各種辦法。當年四郎曾經說過一個笑話,隻要獲利豐厚,商人願意把絞死自己的繩索賣給對手。當初為父隻是哂笑一聲,現在想來,跟劉四郎說的那些話一樣,讓人回味無窮。”

    楊翯看到石桌上的報紙,忍不住問道:“父親在看報紙。”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