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八十六章 早歲已知世事艱(一)(1/2)

    接到嶺東遞上來的案卷,刑部初略一審,事體茲大,不敢馬虎,立馬就遞到了內閣請求決斷。

    “文宣公府從公爺到嫡子庶子在到嫡孫庶孫,男丁五十一口,涉案四十五人,能算得上清白的不過六人。侵占良田一萬五千四百畝,年歲久遠,沒法查清楚的有七千二百畝。還有其它各色案件,查實的有三百七十九起,涉及府上及族人一百三十九人...”

    遞補進閣,接任體仁閣學士、刑部尚書的胡伯恩麵無表情地念著手裏的卷宗,越聽到後麵,半山堂裏的眾人臉色越發地凝重起來,眼睛裏閃過各色神情。

    過了好一會,門下相李秀其悠然道:“驚天大案啊,真是有辱斯文,有汙先賢門庭。”

    首輔周天霞看了一眼坐在那裏不動聲色的劉玄,問道:“這案件要是爆出去,會不會影響甚大?要不要封一封?”

    “怕是封不住了。聽說《商報》和《吳華字報》的采風已經獲悉了詳盡的訊息,鐵定要發表刊行,隻怕這會報紙都已經印出,正在往各處散行的路上。”劉玄淡淡地說道。

    眾人臉色微微一變,他們心裏最清楚不過,現在這些報紙是漢王殿下最犀利的輿論武器,這一刻,他們已經非常明確劉玄的態度,都在心裏默默地揣摩著他的真實用意。

    “殿下,你看該如何處置?”沉默了好一會,周天霞終於開口了,他身為首輔,不該如此問話的,但他思前想後,還是問出來了。

    其餘閣老心裏一凜,能夠體會到周天霞心裏的矛盾和糾結。

    涉及文宣公府,一旦公布,天下必定震動,內閣將承受巨大的壓力,必須有隻領頭羊站出來,領著大家頂住這洶湧局勢。周天霞想必在心裏衡量過,覺得自己頂不住,或者沒有這個膽量去頂,所以把主動權讓了出來。而且想必他已經在心裏權衡過,這次推讓出來的後果。

    劉玄看了一眼周天霞,沉聲道:“交給大理寺審斷吧。”

    頓了一會,又言及道:“本王素聞河西按察使鄒剛峰、楚州知州曾國彥、湖北左參議潘眭、遼陽知州許本廉、陰山省按察使魯學良這五位,乃天下有數的剛正不阿,通律明察之人,不如遞補他們為大理寺卿,合議審理此案。”

    見到眾人保持著沉默,劉玄繼續說道:“鄒剛峰,以舉人候補入縣丞,執掌地方刑名二十年,審理過大小案件四百五十七起,原告被告皆服其判。曾國彥,同進士出身,曆任知縣、通判,在陳州通判任上,審理過被稱為舉世奇案的桓三郎案。其不被表麵花虛迷惑,審理清晰,證據確鑿,實屬難得。”

    “潘眭潘大人,是我的世叔了。他在遼東曆任地方,明察公斷,尤能可貴的是他在遼陽州知州任上,受遼東按察使委托,帶著十數位法吏,主持編撰了《大秦律刑名匯集》,作為遼東諸州縣法司斷案索引標準。”

    “許本廉,曆任邊縣知縣、白雲州知州,公正廉明,素得地方百姓信服,被譽為許青天。魯學良,是我師兄。他在刑部任職多年,複審稽核地方案件,毫無差池。在陰山省任上,清查叛逆餘毒,明察秋毫,無縱漏也無冤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