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七十四章 隻愁風斷青衣渡(二)(2/2)

    韋正孝在一旁補充道。

    劉玄雙手一攤,“現在死無對證,田三畝隻知道這些,那些機密內幕,隨著吳之虛自殺,已經無從查起。”

    這一天,劉玄帶著卷宗來到楊府,將審訊的結果送給楊慎一過目。

    他隻是粗略看了一眼,便放在桌子上,然後透過水晶老花鏡上方,盯著劉玄看了好一會。最後緩緩摘下眼鏡,左手輕輕地在鼻梁處揉動著,嗡聲地說道:“四郎,你拜我為師那天,是一個秋風習習,天高雲淡的日子吧。”

    “楊師記得沒錯,是九月初六,正是鶯飛草長的日子。”劉玄答道。

    “一晃就是十一年了,日子過得真快。劉四郎,我一直以為我是天下最了解你的人,卻不曾想跟天下人一樣,根本不了解你啊。”

    “四郎,你知道你做的那些事,還有你們劉家做的那些事,早晚都藏不住的,要是沒有這一年多的變故,隻怕再過了五六年就會顯著於世,到時候你們怎麽辦?造反嗎?”楊慎一微微前傾,銳利的目光直勾勾地盯著劉玄。

    “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劉玄含糊地答了一句。

    楊慎一卻是明白他話裏的意思,“還是你們殺伐決斷啊,你劉四郎也當得起一句堅毅果敢。認定的事隻管做下去,總會有結果的。不像我們這些文人儒生,瞻前顧後,優柔寡斷。隻是劉四郎,你到底想做什麽?”

    “神武帝紫薇寶錄第一百七十六卷第四十九章,說華夏民族從千年前開始,是世界上最會種地的民族和國家,壟耕種植,大興水利、先進農具,從而創造了農業社會最璀璨的文明。但農業社會終究要過去,下一千年取代它的是工業社會。這是一艘順風船,搭上的就會乘風破浪,遠去萬裏;沒搭上的就會塌陷沉淪,成為圈中的牛羊。”

    “有這一段嗎?我怎麽沒讀過?”

    “數百年前,有人整理編撰時,很多東西沒有人看得懂,以為是神武帝說的是天界的事,當成了鬼怪誌異,然後塵封數百年,深藏在故紙堆裏,偶爾被我發現了。。”

    楊慎一默然一會,遲疑地問道:“你的意思是,你說的那個工業社會要到了?”

    “是的。以前我們天朝上國,中央王朝,一直自傲於這個世界。可惜的是,這個世界的文明,並不是讀四書五經,不是道德文章。”

    “那是什麽?走夫販卒,奇技淫巧嗎?”楊慎一滿臉不屑道。

    “這些走夫販卒憑借奇技淫巧已經跨越萬裏海域到了我們家門口,我們卻還在這裏坐井觀天,狂妄自大。”

    “哼哼,那些化外之地,荒蠻貧瘠,他們為了搏生路,所以才四處漂泊求活路。我中華天朝,地大物博,物產富饒,天賜之地,自然不需如此搏命。”

    劉玄忍不住笑了,五胡亂華時,那些你們看不起的胡人,差點斷了華夏民族的根,還不知自省。佛郎機等泰西國家不見得荒蠻貧瘠,但人家敢拚命是真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