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六十九章 水漾萍根風卷絮(二)(2/2)

    楊慎一看了一眼窗外,冬日的陽光照在院子裏的花樹上,刺眼的白光映出一種暖意來,他卻覺得刺骨的寒冷。

    不厚的奏折捏在楊慎一的手裏,跟一塊厚厚的萬年寒冰。他很想把這奏折丟出去,或者把它撕得粉碎,但楊慎一知道,這是萬萬做不得的。不知過了多久,楊慎一終於寒冷中慢慢恢複過來。

    他坐起身來,慢慢走到丘繼良跟前,把李秀其的奏章放到他桌麵上。丘繼良拿了起來,才看了幾眼,臉色變得凝重起來。楊慎一繼續走著,以前總是像一顆青鬆白楊的他,這一刻居然有些傴僂。

    他踱到劉玄跟前,悠悠地說道:“四郎,你跟我學了這麽幾年,卻沒有想到你文韜武略,如此精通。我沒有這個本事,也教不了你這些。是你家傳的吧?”

    劉玄抬起頭,目光澄清地答道:“家父自小敦敦教誨我,劉家子孫要好好學這些文韜武略。我自小學得很苦,就問什麽時候可以不學。父親說,你隻有學好了文韜武略,你的兒女才有可能學天文地理、算學科學,你的孫子孫女才有機會學琴棋書畫、歌賦樂器、雕刻女紅。”

    劉玄的聲音洪亮,在半山堂西堂裏回響著,眾人默然無語,靜靜地聽著,在心裏各自揣摩著話裏的意思。

    楊慎一看著劉玄那張已經變成熟的臉,當初跟著他學習苦讀的情景曆曆在目。自己的弟子從小立有大誌,並一直默默地為之努力著。或許自己隻是他前進路上的一座橋,一道台階。

    想到這裏,楊慎一突然覺得索然無味,他轉過身去,慢慢踱回到了自己的桌位上,一字一頓道:“董惜文身體不適,不再適合入值內閣,讓他告老還鄉吧。”

    半山堂裏一片寂靜,大家目光轉到劉玄身上,卻見他轉過頭去,望向了窗外,看著那冬日裏難得的暖日。

    “如何也好!”杜雲霖首先出聲打破了沉寂道。周天霞和丘繼良隨即也同意了。韋正孝和劉玄也不反對,這事就定下了。

    “閣員少了一位,就讓工部尚書葉誌高轉遷禮部尚書,加文華殿學士,補董惜文的缺吧。”楊慎一接著說道。

    眾人沉默了,不約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了劉玄。大家心裏有數,能說動李秀其這隻老狐狸出手,肯定是許了好處,應該就是董惜文的閣老空缺。楊慎一卻快刀斬亂麻,直接點了葉誌高。這一位是湖北安州人,卻是楊翯嶽丈末軒公的得意門生。

    劉玄點點頭道:“楊師此言乃老成之言,這工部尚書之職,可由判南都留後李大人接任。”

    楊慎一看著劉玄篤定的神情,心裏有些微微不安,嘴裏卻跟著說道:“就依漢王殿下所言辦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