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七十章 元知造物心腸別(1/2)

    回到府裏,楊慎一又忍不住在書房裏回想著半山堂的一切,細細琢磨著劉玄的言行,試圖發現其中的蛛絲馬跡,但想了許久,還是找不到頭緒。

    楊翯回來了,說完了交辦的事情後,楊慎一迫不及待地說起今天發生的事情。

    “父親,你的意思是李秀其的奏章是劉四郎授意的,回報就是舉薦他入閣?”

    “這一點為父還是想得明白。隻是我搶先一著,舉薦了葉誌高入閣,原本想著還有一番糾纏,卻不想劉四郎卻答應得異常爽快,讓為父有些不解。”

    說到這裏,楊慎一語氣有些蕭索,“劉四郎好手段啊。內閣中,我有杜春震和董惜文相助,周相一向油滑,不偏不琦,韋正孝更是兩不相幫,為父還能與四郎與丘相聯手對峙一番。卻不想四郎給春震灌了什麽迷魂湯,這段時間他有些疏遠了。而董惜文又是這樣的玩意,一屁股的爛賬,被人隨便一查就抓到了確鑿的把柄。”

    說到這裏,楊慎一忿忿地說道:“二郎說他有經天緯地,安邦定國之才。也不知道董惜文給老二下了什麽迷藥。我要是不讓他告老還鄉,一旦被查到跟逆賊北靖郡王等人有什麽見不得的事,他就等著抄家流配。”

    “現在為父可用之人太少了。呂齊賢經過改土歸流、廣南平逆兩樁大功後,轉遷尚書也是夠了。隻是廣南一時離不開他,為父也不能讓他再犯五溪蠻那樣的錯事了。其餘的人,不是資曆不夠,難以舉薦,就是才幹不足,上不得台麵。真是惱人啊。”

    “父親,你搶先舉薦了葉尚書,劉四郎卻不惱,確實有些蹊蹺啊。”

    “是啊。為父思前想後,最大可能就是劉四郎拿捏住李秀其。隻是我怎麽想都覺得不大可能。李秀其,宦海沉浮多年,老奸巨猾的人,怎麽可能會被劉四郎輕易降服住了。不可能。”

    楊慎一最後斷定,然後對楊翯鄭重地說道:“調李秀其進京的詔書已經下發,他不日就會到京赴任。你屆時以子侄身份去拜訪他,態度放謙卑些。”

    “父親是要拉攏他。”

    “嗯,盧文韜、魏良弼、韓東國這些仁廟先皇的宰輔相繼離職,但他們的門生故吏一大堆,繼續盤踞在朝中。李秀其跟盧文韜是同門好友,跟他們關係密切。一旦調京任工部尚書,那些家夥就會圍聚在他身邊。盧老賊等幾位入閣十年,夾袋裏不知藏了多少人,不容小視。”

    “劉四郎肯定是許了入閣,才說動李秀其出手。而今隻是一個工部尚書,李秀其想必會心有不滿,你代表我去拉攏一番。不怕他不動心,隻要他肯提出條件來,就有機會合作。拉住了這個老賊,盧老賊、魏良弼、韓東國的那些門生故吏就能拉一部分過來。到時候為父就不會而今這般左右支拙。”

    “兒子記住了。”

    在漢王府,劉玄在書房裏跟他二哥相談甚歡。

    “這次推行富國銀行兌票之事,大有所獲。各地商戶知道富國銀行的背景,對於接受我們的兌票並無抵觸。除了我們實力強勁外,關鍵是老範他們幾個,對於兌票設計得非常巧妙。”

    劉乾看上去非常興奮,滔滔不絕地講述著他這大半年來的成果。

    “兌票以戶部官製足紋銀為單位,最低一兩、最大五十兩,中分有二兩、五兩、十兩。除了可兌換紋銀之外,還可在各地按當地市價在關聯的商社裏,直接購買絲綢、茶葉、瓷器、棉布和糧食等貨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