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三百零六章 清館聊得養天和(1/2)

    “賈大人,這是這月的度支賬簿,還請你審閱批複。”

    “賈大人,這是《周史》編撰人員這月俸祿的目表,還請你審閱批複。”

    幾位庶務令史和書辦,在書桌前站立著,恭敬地呈上文卷,拱手陪著笑說道。

    “嗯,先放在這,等本官過目,下午散衙前半個時辰過來取吧。”賈政掃了一眼,微微點頭道。

    “遵老大人吩咐。”

    等到令史和書辦離去,賈政不慌不忙地端起茶杯,細細地抿起來。這神仙日子過得,不是一般滋潤,比在杭州當學政還要舒坦。劉四郎這個親戚,自己還是交到了,也不枉老太太往他屋子裏塞了那麽些姐兒。

    賈政現在官職全稱是從四品奉朝大夫、國史館侍製、《周史》編撰監修官、勾當國史館庶務公事。名位排在總裁官、副總裁官、修注總檢校之後,但實權卻隱在總裁官之下,副總裁官之上。

    總裁官、副總裁官、編撰總檢校都是由有大學問的名士出任,甚至總裁官會由內閣閣老兼任。總裁官、副總裁官負責舉薦編撰、校檢人員,以及安排他們的分工,做得多半是務虛的事情。修史的日常支出,如買筆墨紙張等雜物的采辦審批,還有人員的俸祿薪酬定級、發放等務實的事情,自然是由監修官來負責了。

    所以監修官不僅日常裏管著“財政實權”,副總裁官以下都不敢得罪你。修史成功還能掛一個編撰校注的名頭,留名青史,最風雅實惠的清貴官職,能與之媲美的隻有既管國子監庶務,又得貢生們叫一聲老師的國子監丞。

    正在那裏品茶,有人來稟告:“老爺,楊編撰求見。”

    賈政連忙放下茶杯,整理衣冠,到門口相迎。

    來者正是正九品修職郎、《周史》編撰官、署理副檢校的楊翯。

    “楊三郎,什麽風把你吹到我這渾濁之地來的?”賈政拱手笑嗬嗬地說道。

    他是最敬重有學問的人,尤其是楊翯這種熟治正經,製義策論了得的人。

    楊翯剛被舉薦為國史館校正文字,《周史》編撰官,很多人還不服氣,故意來刁難,結果沒幾下給收拾得明明白白的。大家這才明白,這一位確實是師出名門,博覽群書,肚子裏全是真材實料。編撰時,各書籍的典故信手拈來,你不信?楊翯會告訴你此典故出自哪本書哪一頁,你自去翻閱,絕對是絲毫不差,讓你心服口服。

    後來大家又知道,楊翯不是考不上進士,而是身體太差,已經在鄉試考場昏過去三次了,真是時也命也。因此國史館同僚們對楊翯多了幾分競爭和同情,都叫他楊三郎。賈政經過幾番接觸之後,也十分敬重這位有真學實才的同僚。尤其聽說劉四郎的弟子秦鍾能中舉人,完全是楊三郎教導出來的,便動了心思。

    “是有要事叨擾老大人。”楊翯淡淡一笑地說道。

    “楊三郎,請坐。”賈政連忙把楊翯讓到座位上,然後嫻熟地泡茶、斟茶,行雲流水一般,最後擺上一盞茶在楊翯麵前。

    “這是今年的茶,餘杭徑山茶葉,我一個門生送來的。”賈政有些自得說道,而今他也是點過一任學政,被上百位舉人和十幾位進士稱作座師,在國史館裏任職也是絲毫不發怵。

    “哦,可是徑山萬壽禪寺出的的茶葉?”楊翯接過茶杯,細細一看,再品了品,讚歎道:“此茶外形細嫩有毫,色澤綠翠,香氣清馥,湯色嫩綠瑩亮,滋味嫩鮮。果真是天目禪茶。不過這樣的好茶,也得有老大人這般茶藝才能泡製出滋味來。”

    賈政笑得臉上都開了花,謙虛道:“三郎客氣了,在下不學無術,清閑慣了,就會得這麽些。”

    “三郎既喜歡,我叫人包半斤給你送去。”頓了一會,賈政大方地說道。楊翯喝到了,也就意味著他父親楊宰輔喝到了自己的心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