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都城外會探花(一)(2/2)

    鹽產大出,且產地廣布,價格自然就下來了。後來又行各囤專賣法,鹽如米糧一般囤於各州倉,商戶憑執照自去采買發賣,每縣核發三到五張執照,足以覆蓋全縣。前周末年,民生凋謝,弊端眾生,鹽和米麵一樣,坐了二踢腿,直接竄上了天。國朝立鼎後,花了大力氣去整飭。隻是成德年間,地方官紳勾連,趁著某兩年多雨多台風,海鹽收成不好,便上下其手,興風作浪。堵塞鹽路,擾亂鹽政,釀成了幾處民亂。

    當時杜雲霖杜度支是高郵州通判,正好把為患的高郵湖治理好了,中樞直接以他兼署巡鹽禦史,好好整飭了一番,這才平息。後來杜度支積功右遷淮東漕使,又兼署鹽司,下狠手把兩淮鹽務整治了一番,加上杜度支上奏,再行新法,比如放寬鹽憑,允各鹽司的鹽互通等等。於是全國鹽政一盤棋,你動歪腦筋把本地的鹽價抬高,商人會逐利而行,采辦附近鹽司的鹽來販賣,生生擠死你。

    至此,鹽政雖然還有不少弊端,但隻是癬疥之疾,否則的話林如海怎麽能做了這麽久的太平鹽使。

    說到林如海,這位榮國府的姑爺,他是庚辰科的探花郎,比恩師楊慎一要晚一科。哦,論起來他跟關在官船裏,押解進京的前兩浙左參議楊鳳棲是同年。

    這位林探花跟劉玄一樣,到地方也是從巡察禦史做起,不過人家專事巡鹽,任滿後調回京中蘭台,也就是門下省都察院,專事清貴之職。後來杜度支整飭兩淮鹽務,朝廷見林探花詩詞文章做得極好,又做過巡鹽禦史,官名清廉肅正,便加了僉都禦史銜,點了都鹽轉運副使。

    到了揚州後,林探花在杜度支手下聽用了一年多,轉實授鹽使,然後蕭規曹隨,牒訴簡省,安安穩穩做了六七年了鹽使。

    這位林老爺,聞名的還是文采,而不是才幹,真正的清貴之人啊。看完之後,劉玄不由感歎,看來林姑娘部分脾性承自其父。

    帶著薛蟠來到那座園子裏,林如海出門相迎。隻見他頗為清瘦,臉色晦暗呈鏽色,嘴唇微青,冬月室外有寒風逼人,穿著皮袍的他走了幾步居然鼻翼微微有汗。

    “晚輩玄見過林前輩。”劉玄作揖道。

    “狀元郎客氣了。”林如海笑著答道。

    “小侄見過世叔。”薛蟠在一旁唱了個大喏道。

    “蟠哥兒辛苦了。兩位請。”

    劉玄跟在身邊,開口問道:“林前輩可是肺上有疾?”

    林如海滿臉驚色,還未開口,卻是一陣咳嗽,劉玄連忙上前,一手扶住,另一手輕拍其後背。

    過了一會,林如海才緩和平息下來,長歎道:“四郎果然是杏林國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