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一百六十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三)(1/2)

    過了好一會,寧師道開口問道:“四郎,天德兄,我們知道,團練軍不行關東軍鎮中擅用的大陣,就是因為這東南之地,河汊縱橫,山丘田頭,不要說是一營兵馬,就是一隊,一幢都難以展開。要是有高山密林,隻怕這一小旗軍陣也展不開,當如何?”

    “文黎兄,此陣乃四郎初創,這段時間,我們不斷磨練不斷改進,現在已近完善。此陣首先極為靈活。小旗長居旁調度,可如此前所言戰法,也可分為兩橫隊,或一橫隊,長槍手居中,狼筅手苗刀手居左右。又或變橫為縱,分為左右兩小陣或左中右三小陣。皆是長槍手為攻敵中堅,其餘皆是掩護,狼筅手擋敵,盾手跳蕩,苗刀手押陣。萬變不離其宗。”

    “其次,此陣對軍士要求較低。長槍手和狼筅手隻需有臂力。長槍手每日苦練直刺、斜刺、上刺、橫刺簡單幾招,狼筅手隻需苦練檔、掃、突簡單幾招。天天練,月月練,來來回回就是這幾招,隻需三月,就是再愚頓的人也能練得無比嫻熟了。唯獨刀盾手和苗刀手要求習技擊之術,又有膽識,不過十之隻需其四。”

    “徐大人說得極有道理,屬下此前在西軍,士卒們都是終日苦練不休,將官們恨不得他們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各個都如溫侯轉世。結果士卒們不堪其苦,適得其反。現在如劉大人、徐大人所言,每日隻是練簡單幾招,必定會無比嫻熟。大家都是上過軍陣的人,有時候兩相廝殺,拚的不是誰武藝高,而是講得誰動作快,招式嫻熟。”

    宋輔國一席話,獲得眾人讚同,大家紛紛開口,談起這段時間操練的各自感悟。都是軍中英傑,講出來的東西都言之有物,切中要害,博得旁人讚許。於是你一句我一言,越談越興奮,隻是忙得旁邊筆錄的兩個書-記官手快如閃電,毛筆都要甩飛出去了。

    談了一個時辰,該總結的優缺點都說得差不多,屋裏的氣氛又慢慢地冷了下來。

    劉玄咳嗽一聲,引起大家注意,然後開口道:“剛才說的都是術,現在來談談道。也就是大的東西,方略上的文章。”

    眾人一聽,都凝神傾聽起來。

    “在我看來,行軍打仗,戰兵要幹的隻有三樣,攻、守和行進。我將其分別命為攻擊力、防禦力和機動力。攻,要攻得破,當侵掠如火,若火燎原,不可往複,能將擋在前路的一切焚為灰燼。守,要守得住,當不動如山,如大山巋然,萬難撼動。行進講的是快慢轉換。快,當其疾如風,快捷迅猛,若風卷殘雲。慢,當其徐如林,行進從容,若森林徐徐展開。”

    徐天德喃喃地念道:“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四郎這一句道破了玄機。”

    “‘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四郎,此四如真言當為我軍準則”李公亮越說越興奮,大聲叫道:“來人,取筆墨來。四郎,你當寫下此四如真言,再描在豎旗上,立在軍中。”

    眾人紛紛站起,拱手道:“還請四郎/大人,書寫四如真言,以為軍中準則,鼓舞士氣。”

    劉玄推辭不過,揮毫寫下。又過了幾日,四麵一丈二尺高的豎旗製作好了,掛在兩丈高的竹竿上,立在軍營前麵,迎著風獵獵作響。

    “這可是劉大人親筆寫的。”軍士們指著這新立的旗子,指指點點地議論道。

    “哪位劉大人?”

    “還有哪位劉大人?當然是青天大老爺劉大人。”

    “啊,真是神目禦史劉大人親筆寫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