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玄賈母

第一百五十九章 聚勇練兵有新法(二)(1/2)

    劉玄看了一圈眾人,左右坐的是李公亮、孫傳嗣,再下是徐天德、符友德、常豫春、封國勝,以及關東轉調來的寧師道、裴再遇。

    寧師道出自九邊軍鎮另一世家,寧家。其祖籍北直隸定州真定,先祖原是前周定襄鎮兵馬指揮使,室韋肆虐,前周退守江淮,寧家先祖舉族退往幽、並、冀三州交界的山區,收兵結寨,仍奉周室,與室韋周旋,堅持了數十年,震爍宇內。後前周北伐還都,被追贈代國公,後寧家逐為燕趙軍將世家之首。

    寧師道字文黎,年長劉玄六歲,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雖是軍將世家出身,卻刻苦好學,自幼仰慕前唐韓文公,執意改名師道,字文黎。少年時便遊曆北方,遍拜名師。慕名前往遼陽,欲拜楊慎一為師,卻被拒。後幹脆投入世交劉府,與劉玄為伴,間學於煙溪先生。隻是科運不濟,連遼東鄉試都過不了,隻是一區區秀才,又喜穿灰袍,人稱灰袍秀才。後聞得好友劉玄中進士,歎息道:“蹉跎甚久。”改投軍中,任東寧鎮軍巡使。這次南下,自告奮勇,是為關東諸武官之首。

    裴再遇字德魁,容貌魁偉,胸脯橫闊,與寧師道對坐,一個猶如似撼天獅子下雲端,一個如搖地貔貅臨座上。

    裴再遇父親是劉玄舅舅的同窗好友,現居鳳州通判。裴再遇出自詩書世家,卻隻愛習武,尤其以拳腳為佳,於是自小就跟劉玄等人處在一起。劉玄這夥子人裏,他拳腳最厲害。曾有人編語戲雲:“東寧四絕,裴拳符箭,秀才的刀,四郎的槍,件件要人命。”說得就是裴再遇的拳腳,符友德的箭術,寧師道的刀法和劉玄的槍術。是為關東諸武官之次。

    再往下則是宋輔臣和樊春霆,兩人第一次參加這等機密會議,開始時還有些忐忑,隨即便坦然處之。

    “此次聚會,想與諸位溝通一二。我聞軍中不少人對團練軍編練之法頗有非議,你們中間就有人也是如此。隻有跟你們講透了,才好再去跟下麵的軍官士卒們去講。大家先講講吧,有什麽想法隻管提。”

    劉玄看了一圈,發現眾人都默不作聲,便又開口道:“既然你們一時不願說,我先講講我的想法。”

    此次團練軍編練,大部分用的就是劉玄的方略。從招募兵勇,到軍陣操練,皆是如此。

    “首先說招募兵卒。這次擇優招募了五千當地青壯,初汰五百,再經過三月曆練,隻錄三千。這五千青壯招募自越州、明州各縣,皆是當地鄉農子弟。首先家裏有兄弟,不存絕嗣之憂。其次為身體健壯,為人忠厚木納。”

    劉玄娓娓道來,“當官,都喜歡屬下機靈,一點就透。這兵太笨了,教練起來十分吃力。前些日子操練,光是分左右,就花了一個多月時間,有人頗有意見。還有人喜歡屬下武藝超群,各個勇武,悍不畏死。”

    說到這裏,劉玄掃了一眼眾人,問道:“勇武彪悍,這樣的人,十個能有一個嗎?”

    看到大家紛紛搖頭,劉玄繼續說道:“這就對了,不管哪一軍,大多數士卒都是普通人。所以隻要他們健壯,不是個病秧子就行。其次忠厚木納為上佳。為什麽?聰明人心眼多。一打起仗來,眼珠子亂轉,隻想著哪裏可以多撈功勞,哪裏可以活命。這其它的想多了,就是沒有心思去打仗了。老實人心眼少,認死理。叫往前衝,就蒙頭往前衝,不會做多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