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林逾靜

381 該幹點正事了!(1/4)

    數理教學樓中,歸見風已經被半個學院的大一同學包圍了。

    即便是在薊大數院,風神也是新生中最高的那座山峰,無論服與不服,他初三數競成名,16歲問鼎IMO的事實都是無可辯駁的。

    隻是,自開學伊始,他的行蹤就十分飄渺不定,很少出現在教室,且幾乎從未住過宿舍,教師們也都是聽之任之的態度,完全沒有追究出勤、住宿一類的事情。

    誰想到他直接憋了個大。

    豈止是同學,就連對數院的老師教授來說,昨晚都是一個驚魂夜。

    最先被驚到的還是沈越岑,他一直有個紀律性很強的習慣,就是在四大數學期刊網站公布論文條目的第一時間,在線閱覽目錄和索引。

    身為老數學家,在閱覽的時候第一眼往往不是去掃論文題目,而是關注論文作者,以此為參照再去閱覽題目和主要內容,心裏會更有譜一下。

    然後他就看見了一個奇怪的名字Jianfeng Gui。

    因為是完全獨立唯一作者的關係,這個名字過於顯眼。

    到這會兒,沈越岑甚至都沒有反應過來這是歸見風。

    他的第一反應是這應該是一位在鎂國從事研究的華裔數學家,畢竟這本雜誌上80%以上的情況都是這樣。

    然後沈越岑就習慣性地點開了姓名標簽,閱覽作者的資料。

    然後他就看到了“Peking university”和“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過於眼熟。

    好像是我管的地盤來著……

    這會兒再掉回頭研究Jianfeng Gui這個名字。

    瞪眼也就出現了。

    沈越岑馬上去問有可能與歸見風接觸的教授和老師,結果並沒有一個人知道這件事,又因為歸見風不用手機的關係,隻好聯係上了他的父親。

    結果就連他父親也都不知道這件事。

    好歹是沈越岑有點麵子,歸見風才在晚些時候回來電話。

    一問方知,原來是歸見風在暑假時隨手投的稿。

    可他……自己也不知道已經發表了。

    還是沈越岑告訴他之後,打開電子郵件後才發現了期刊編輯部一係列的溝通請求,本來《數學發明》是希望他再改一改,但幾次聯係無果,又不忍割棄,幹脆就硬來了。

    就如同李崢在進入大學前始終克製專項學習一樣,歸見風在高中畢業前也沒有貿然向數學前沿挺近。

    而隨著畢業解封,在向數學殿堂挺近的過程中,難免會產生了一些小想法,其中自認為妙的,隨手記下來,發個郵件投稿,也隻是普普通通的事情罷了。

    沈越岑知道,對這樣的人,怎麽誇獎也沒什麽大用,也就隻好平複心情,哄著他周一來學校,中午見一麵。

    對沈越岑,歸見風也是骨子裏的尊重,隻好頂住壓力來學校上課。

    一開始還好,大家都比較自覺地保持了距離。

    可隨著某一時刻校公眾號的大新聞,教室裏的人都不可克製地望了過來,下課鈴聲一響,就像瘋了一樣圍擁而上。

    “牛逼啊,風神!!”

    “變形量子化是什麽??我剛剛問研究生大哥,他都說不太清楚啊。”

    “大佬可算把英培那個逼給壓下去了!”

    “你真的隻有16歲嗎??”

    無數的問題、信息與表情向海嘯一樣衝擊而來,期待他的回應。

    他們本無惡意,但在歸見風的世界裏,這比世界末日還要可怕。

    不要說說話,連呼吸都開始變得艱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