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486章 啥是火器?(1/2)

    曆朝曆代,兵書都是很忌諱的東西,王安石變法後,重新開設武學,並由朝廷出麵刊印了《武經七書》用於教學所用,但是看看武經七書都包含那些內容吧,《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衛公問對》。

    這些兵書都是偏向戰略類的,如果能熟讀這些兵書,你或許可以做個紙上談兵的戰略家,隻要不是接觸實戰,還不會發現問題。

    可是一輪到你帶兵打仗,那可就傻眼了,行軍途中該如何保持隊形?晚上休息安營紮寨又該如何布置?這些戰術性的、細節性的東西可沒有那個朝廷願意輕易透露,要是學會這些,有人照著書上寫的造反怎麽辦?學會這些細節那可就真會打仗了。

    王韶一看到這本書的名字,頓時就意識到這是真正有用的兵書,尤其是對他這種打算去西北邊疆建功立業的人來說更是如此;如今這些練兵、行軍、安營紮寨的秘訣都掌握在西北將門等少數人手中,不立文字父子口口秘傳,外人想要一窺究竟那可不容易。

    他雖然是進士出身,也讀過不少兵書,甚至想方設法弄到了一些訣竅,可也沒機會進行係統性的學習,現在沈隆拿出這本書,可謂是雪中送炭。

    “多謝道長。”王韶下意識瞅了下附近,沒發現有外人才放下下來,準備翻看這本書,可一看到書名後麵的作者,他又愣了,“敢問道長,這位戚繼光又是那位名將?請恕韶孤陋寡聞,竟然從未聽聞過。”

    戚繼光還要幾百年才出生呢,你聽說過到才怪了,沈隆笑道,“此事卻不著急,子純先讀書吧,看看這本書管不管用。”他暫且不打算向王韶透露自己的來路,這件事兒隻有王安石父子知道就好。

    若是論實際戰功,戚繼光或許還不如徐達、常遇春等大明開國名將,但是在軍事理論上的成就,戚繼光絕對是宋後第一人,甚至把大宋算進去也沒人能超過他,畢竟《武穆遺書》可是金庸的杜撰,曆史上可沒這玩意兒。

    所以一決定給王韶發書,沈隆就想到了戚繼光,而在《紀效新書》和《練兵紀實》之間,沈隆選擇了後者,《紀效新書》是戚繼光在東南沿海平倭戰爭期間練兵和治軍經驗的總結,而《練兵紀實》則是他在薊鎮防禦蒙古時的心得體會。

    大宋最主要的敵人是西夏和契丹可不是什麽海寇,比較這兩本書的內容,還是《練兵紀實》更適合王韶一些。

    “來,一邊飲酒一邊看!”沈隆從袖子裏摸出一瓶古越龍山的黃酒,又摸出兩個酒碗,給王韶倒了一杯,王韶現在已經木了,隻當是沈隆有袖裏乾坤的本事。

    謝過之後,王韶端起酒碗喝了一口,來不及稱讚好酒,就翻看目錄看了起來,但見目錄上寫著練伍法第一、練膽氣第二、練耳目第三、練手足第四、練營陣第五(場操)、練營陣第六(行營)、練營陣第七(野營)、練營陣第八(戰約)、練將第九;後附雜集六卷六篇:儲練通論(上下篇)、將官到任寶鑒、登壇口授、軍器解、車步騎營陣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