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隆廖傑

第486章 啥是火器?(2/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無一不是大宋將門的不傳之秘,不,這些甚至比西北種家、姚家、折家數輩人曆經血海戰火,付出無數性命代價總結出來的經驗更加完善;至於開封城中高家、潘家這些將門,他們家的訣竅有沒有失傳還真不好說。

    《練兵紀實》文字直白精確,讀起來不費什麽力氣,沈隆選的還是繪圖本,每一頁都有精美的繪圖,以對應文字內容,讓人能更直觀的領會戚繼光的意思,王韶一下就看出了這本書的作者絕對是有真材實料的。

    “千總、百總、隊長、伍長,此類軍製卻是與大宋頗為不同啊。”王韶話說了一半兒沒說完,他當然能看出這種軍製更利於指揮,但是這種事兒可不是隨便能說的,大宋對領兵大將的地方可是刻到了骨髓裏,若是讓人聽到他議論軍製,恐怕就沒領兵的機會了。

    既然這位沈道長和介甫學士家的衙內相熟,或許到可以暗示他一番,讓介甫相公去主持軍製改革一事,王安石有誌於變法改革是眾所周知的事情,王韶也知道些。

    “弓手、槍手、鎲鈀手、刀手……如此搭配足以讓騎兵不敢接近。”看著戚繼光給出來的陣型,再對照旁邊的示意圖,王韶很快就明白這些隊形的好處和武器的樣式,“無論是契丹還是西夏,遇到我大宋步卒組成戰陣,都不敢正麵迎戰,可如今這隊形卻是比我大宋的軍陣更加靈活,可大可小可攻可守……”

    讚歎完畢,王韶又有新的疑惑,“敢問道長,這銃手又是派什麽用場的?火銃又是何軍械?有何用處?”火器的鼻祖突火槍要到南宋時才發明,王韶當然不知道火銃是幹什麽的。

    “哦,這是一種和神臂弓頗有相似的軍械,隻是射程較近,隻有一百步。”宋代一步差不多一點二米,神臂弓的射程遠達兩百四十步,“不過火銃的威力可是一點兒也不弱於神臂弓,還要比神臂弓省力許多,就算接連射擊數十次也不覺得累。”

    神臂弓也好,弓箭也罷,拉弦上弦都是很費力氣的,一般的士兵射上一輪就沒力氣張弓了,火銃卻不一樣,這也是火槍取代弓箭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且火銃練習簡單,若想練成一名弓箭手,非得數年之功不可,火銃手幾個月就能練成。”這又是一個優點。

    “若是大宋有次神兵利器,何愁黨項契丹不平啊!”王韶兩眼發光看著沈隆,“不知道長可有此般神器?能否讓韶見識一二?”

    “這有何難?”沈隆起身叫過王雱,“後麵有處無人的山溝,就去那裏讓兩位見識一下火銃的威力,至於其他人就讓他們守在外麵好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