虧成首富從遊戲開始

第1317章 工作狀態與受苦旅行的關係(2/3)

    張楠若有所思地點頭:“嗯……確實。”

    “共性還是很明顯的,勞動和旅行,原本都是一種主觀的、自由的、有一定創造性的活動,但在異化之後,都變成了被動的、受迫的、痛苦的活動。”

    “這個轉變的過程,還有轉變的結果,都相當類似。”

    張元繼續說道:“這一點其實很難發覺,因為長久以來的慣性思維。”

    “大部分人天然地認為,工作和娛樂就是分開的、涇渭分明的,性質完全不同。而在慣性思維中,我們認為工作就是勞累的、痛苦的,而旅行就是自由的、放鬆的、娛樂的。”

    “所以,很難想到工作和旅行這二者之間的共同點。”

    “但其實二者在最原本的狀態下,它們的性質是高度相似的。”

    “這一點其實很難領悟到,但一旦領悟,就會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張楠認真思考:“所以說,裴總安排受苦旅行,是想讓這些負責人們能夠明白這個道理?轉變心態?”

    “但這似乎有一點牽強吧,畢竟這些負責人們雖然可以說都是工作狂,但工作確實給他們帶來了一些樂趣,而受苦旅行……卻毫無樂趣可言啊?”

    張元微微搖頭:“樂趣雖然有,但性質不同。”

    “工作狂在工作中獲得的樂趣,並不是工作最原本的樂趣。”

    “催動著工作狂工作的,往往是責任感,是從小到大養成的習慣,是升職加薪的目標,是各種各樣複雜因素的刺激。”

    “而勞動最原本的樂趣,是創造的快樂,是聰明才智得到發揮的快樂。”

    “這兩種樂趣,有本質上的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如果混同,很容易陷入創造力被壓抑而不自知的狀態。”

    “也正是因為勞動的異化狀態已經深入人心、習以為常,所以裴總才要換成‘旅行’這種載體,這樣才更容易理解勞動異化的不合理性。”

    張元又稍微展開解釋了一下。

    這些內容,顯然絕大多數的理論知識都是來自於吳濱,張元隻是結合自己的理解,複述一番。

    從表麵上來看,工作狂也能從工作中獲取快樂,但他獲取的並不是勞動最原本的快樂。

    工作狂在完成工作之後也會有一種滿足感,但這種滿足感是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責任感,因為工作和娛樂被嚴格區分開,所以工作被視為是“正當的、合理的、高尚的”,而娛樂被視為“不正當的、萎靡的、消磨時間的”。

    所以在工作狂看來,工作有很強的正當性,花費大量時間工作時,雖然無法感受到工作原本的快樂,但會獲得一種“我一直在幹正事、沒有虛度時間”的滿足感。

    其次,這是一種習慣。

    大部分人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你不可以玩,你要學習,你要認真工作,要努力賺錢,學習和工作本身就是痛苦的,但你要承受、忍耐這種痛苦,因為優秀的人都是這樣做的。

    久而久之,“忍受痛苦”就變成了一種習慣,甚至自然而然地適應了,改變這種痛苦的狀態反而會讓人變得不習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