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與商(3/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來濟就道:“朝廷也經常鼓勵婦人織布。”

    韓藝笑道:“不錯,俗話說得好,一夫不耕或受其饑,一婦不織或受其寒。但如果二者缺一呢?豈不是凍死、餓死二選一。就好比這些婦人,她們萬一沒有田地,或田地不足,那隻能靠織布來養活自己,但這顯然是非常困難的。”

    李治皺眉道:“你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如果是這樣,那也隻能挨餓,未必你還能逆天啊!

    韓藝道:“請問陛下,同樣是賣布,為何商人就能賺很多錢,而婦人就賺不了什麽錢?”

    李治真的不懂,隱隱瞪了韓藝一眼,這不是刁難我嗎。

    韓瑗急忙出來解圍道:“商人會做買賣,精打細算,不會吃虧,尋常婦人自然不能相比,而且商人是有店鋪,布匹多,客人會主動上門,他們擁有很多布匹,那麽自然好談價,但是窮人手中布匹甚少,難以找到合適的買家,價格自然也低一些。”

    韓藝道:“道理正是如此。商人時時刻刻在做買賣,他們知道客人的需求是什麽,因此可以有針對性的製作商品,但是農婦對於這一切全然不知,她永遠都在織同樣的布匹,造成她耗費了相同的精力和原料,但是回報卻遠不及商人,這就是一種損失,農婦織布就織布,若沒有這頭腦,就不要去涉及買賣,交給商人去做,商人可以賺取高昂的利潤,隻要規範得當的話,商人可以從中牟利,但是農婦得到的利潤也要遠高於她們自己去賣的利潤。

    那自由之美的製衣坊就是如此,集中農婦織布、縫紉,而商人針對市場的需求,設計相應的商品,交予農婦去做,然後再發酬勞給她們,農婦幹的活比在家還要少,但是卻賺取了更多酬勞,甚至於能夠養家糊口,但她們同樣都是在織布。”

    因為唐朝商業原生態,一般來說,百姓都是拿著自己糧食、布匹去兌換自己所需品,但是他們懂什麽,被人忽悠了也不知道,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韓藝覺得自己做買賣,那絕對是所向披靡的,競爭對手少,就元家這一座大山。

    一幹大臣聽得頻頻點頭。

    韓藝這個工與商妙在哪裏,就是沒有破壞唐朝的立足之本,反而還鞏固了,不管發展農具,還是針對性的讓農婦織布,不就是為了農業和紡織業嗎,這就是唐朝的立足之本呀,農業和紡織業,這是唐王朝的兩大經濟支柱。但是從側麵看,還是提高了工人和商人的地位,也符合了當下朝廷的借商疏貧的政策,是符合各方利益的。

    鄭善行如今是一點脾氣都沒有,心想,就算我再做十年買賣,怕也不及韓藝萬一啊!

    李治哈哈一笑道:“走!咱們耕地去,莫要耽誤了春耕。”

    他雖然沒有明說,但是態度非常明確了,肯定是讚成的,隻是這事不是按照韓藝說的去做就行了,還得將韓藝的策略融入到朝廷規章製度裏麵去,這一時半會肯定說不清楚。

    不遠處的柳含鈺見了,道:“其實韓藝還真是有些本事,你們看看,就他一個人在說,陛下和大臣都在點頭,那可是國舅公和右仆射啊!”

    尉遲修寂道:“這話沒錯,要是他當真一點本事都沒有,又豈會當上六品官員,他可是田舍兒出身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