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小閑人

第六百二十二章 工與商(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褚遂良聽得也有道理,點點頭,道:“你說的倒也不錯,但這與此事有何關係?”

    韓藝笑道:“有人考取進士為官,也有人蒙受祖蔭為官,但是他們為我大唐又做出了多少貢獻呢?其中他們隻要能夠治理好一方水土,那就足以令人欣慰不已,證明陛下沒有選錯人。那麽話說回來,就拿下官來說,下官非進士出身,亦非貴族出身,但是下官創作的熊飛犁卻為全天下百姓和國家做出了極大的貢獻,這一點大家是有目共睹,從為國家,為百姓,為君主做出的貢獻來看,下官自認比多數進士出身的官員要強上許多,那麽下官為何就不能為官了?這不就是衡量官員的標準嗎?

    倘若一個官職能夠換得千萬糧食,省得百萬勞力,那麽朝廷為何不去交換呢?下官認為,隻要能夠使國家好,百姓好,君主好,那麽就沒有值得去顧慮的了,去幹就是了。”

    褚遂良啞然無語。

    其實根本還是在於階級製度,工具難免會讓人想到工匠,工匠連科考都不能參加的,還當官的話,豈不是損害了貴族統治階級的利益。

    但這沒有傷及君主利益,國家和百姓才是君主利益,他們好,這個皇位才坐得穩。

    韓瑗道:“你雖言之有理,但是創造工具者,不見得就能夠為官,有些人連字都不認識,你讓他當官,豈不是本末倒置。”

    韓藝道:“韓中書說的不錯,但是韓中書有沒有想過,我大唐人口稀缺,不及前朝一半,但是版圖卻比前朝大的多,潛力無限,這人口一時半會增長不上來,那麽創新工具,應當是朝廷重視的問題,那麽朝廷為何不設立一個衙署,專門用來創新農工具,集天下人智慧,去造福天下百姓。”

    韓瑗聽後,眨了幾下眼,隨即道:“陛下,微臣以為韓藝之言,可以值得考慮。”

    長孫無忌也道:“創新農具不但能夠減輕百姓的負擔,還能夠彌補我大唐人口稀缺的天生弱勢,值得去嚐試。”

    如果建立一個新的衙署,將這些工匠集中在這裏,不具有實權的話,是不是官員,那都不會傷及到貴族統治,他就怕個個跟韓藝一樣,那還得了。

    褚遂良也頓悟了,趕緊道:“陛下,是老臣糊塗了,韓藝之言可利國利民,該采納韓藝的話。”

    因為這確實是唐朝一個非常大的問題。

    唐朝為什麽一直到開元年間才達到頂峰,那就是因為人口不足,造成生產力不足,現在唐朝很多地方都荒無人煙的,人都死完了,有些地方開墾起來很難,不像宋朝,科技發達,山上都開墾去了,南宋江南一隅,養活一億多人,這是個什麽概念。因此大家都愛待在富饒之鄉,結果又造成百姓沒有地耕。

    這是唐王朝很鬱悶的事,花了這麽多人力打下一塊這麽大的疆土,結果沒有人去開墾,亦或者又沒有辦法開墾。

    如果真的有黑科技的出現,那大唐可能會發生質的改變,因為人少地多,而且周邊又沒有強敵,突厥已經差不多了,高句麗又沒有反攻的餘地,就剩一個吐蕃了,潛力實在是太大了。

    “朕也覺得甚是有理。”李治點點頭,又問道:“那你說的商又指的是什麽?”

    韓藝道:“陛下,這些人還是有田的,還有很多老儒婦幼連田地偶讀沒有,亦或者確實幹不了農活,但是畢竟是個人,是人就能夠創造財富,哪怕這人雙腿斷了,他不還有手嗎,那麽就可以從事手工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