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明魏忠賢

第一零二三章 山外有山(2/3)

    至於陪皇帝讀書的事情,就更不用說了,如今的崇禎皇帝跟曆史上的那位可不一樣了。

    不是說如今這位不喜讀書,也不是說如今這位博覽群書,已經不需要別人的指點了。

    而是說,他並沒有多少時間讀那些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之類的古書。

    翰林院在崇禎皇帝繼位之後,先後多次上書,請求崇禎皇帝重開經筵日講,讓翰林學士或者已經閑得蛋疼的翰林侍講、翰林侍讀們入宮,為皇帝講解四書五經方麵的東西。

    可惜的是,但凡翰林院類似的上書,崇禎皇帝全部都是留中不發,采取已讀不回、不予處理的方法對待。

    久而久之,經筵日講也荒廢了下來,京師翰林院裏的翰林侍講、翰林侍讀們整日無事可做,有的請了長假歸家省親,有的寄情山水吟詩作對,樂得逍遙自在。

    然而,眼下崇禎朝的翰林院,即便是處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可是它在天下士子們的心目之中,卻仍然是在朝京官裏最為清貴顯耀的所在了。

    尤其是在二十四歲的宋時烈眼中,能夠以朝鮮士子和崇禎四年探花的身份,如願以償地進入大明朝的翰林院,比起當初中了會元,都更讓他感到高興。

    至於崇禎四年春闈殿試的狀元左懋第,還有殿試之後取中的榜眼楊廷麟,更是自從殿試結束了之後,就處在恍恍惚惚的狀態之中。

    尤其是三十歲的左懋第,崇禎三年秋天才剛剛在山東中舉,本來這次前往京師參加會試的目的,就是想先熟悉一下進京趕考的感覺,蹚蹚路子,以便為下一次的大比之年做足準備。

    結果萬萬沒有想到,這一回,他不僅一舉得中,而且殿試之後皇帝親自錄取的結果,更是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之外。

    在原本的曆史上,左懋第運氣也不錯,同樣是在崇禎四年首次參加會試就中了。

    不過在原本的曆史上,不管是會試的結果,還是殿試的結果,左懋第的排名都很靠後,屬於三甲裏的倒數,也就是同進士出身裏的倒數。

    當然,這一回在禮部舉辦的會試之中,左懋第的表現也並不突出,在徐光啟排定的貢士名單裏麵,他也仍然排在四百五十名開外了。

    然而到了崇禎皇帝親自蒞臨的殿試之上,仿佛是冥冥中自有神助一般,左懋第從皇帝的口中,聽到了一個讓他心潮澎湃、激動不已的策論命題。

    即便是如此,已經三十歲的左懋第也很有自知之明,並非天才的他從來沒有想過,也從來不敢想象自己竟然會因此而成為崇禎四年春闈最後的狀元!

    與一甲三人的春風得意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在殿試之後仍讓排在三甲靠後心情鬱悶的黃宗羲。

    會試之中,一向自視甚高的黃宗羲考了個五百名開外的名次,心情已是鬱悶。

    到了紫禁城皇極殿裏的殿試之上,因為第一次近距離地見到崇禎皇帝本人,二十一歲的黃宗羲心情激蕩,雖然幾個時辰之內就洋洋灑灑地寫四五千言,可是不小心在數頁卷麵之上,出現了墨跡淋漓沾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